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2/2页)

如果说现在有了兵部尚书,那么军前行事,自然要受兵部尚书约束,可没有了兵部尚书,那么王忠嗣在军前行事就能更加的自由,更加的便利。
  
  一切为了王忠嗣。
  
  贺知章的想法,李隆基一眼就能看透。
  
  但是,他不在意。
  
  王忠嗣相当于李隆基的儿子,而且是那种丝毫不用担心他会怎么样的儿子。
  
  王忠嗣没了负担,其实更好。
  
  重要的是,李隆基自己没了负担。
  
  李隆基拍拍贺知章的胳膊,说道:“朕原本想的,是让右相,以中书令,吏部尚书,然后兼任尚书左仆射,同时管兵部,李适之如果以侍中任兵部尚书,正好让右相来分他的权,这样朕虽也需要时时关注,但终究能放松些。”
  
  贺知章的眼底立刻沉了下来。
  
  神色同时凛然。
  
  让李林甫以中书令,吏部尚书,然后兼任尚书左仆射统管六部,那他的权势将会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适之那个人绝对不是李林甫的对手。
  
  “不过八郎你说的更好,左相暂不任兵部尚书,朕的压力更小一些,同时朕也不用对不起裴卿。”李隆基轻轻笑笑。
  
  他原本的打算,是让裴耀卿从尚书左仆射,退一步任尚书右仆射。
  
  这当然很对不起老臣。
  
  尚书省,这些年是逐渐没落的。
  
  裴耀卿任尚书左仆射,就等于空职,有和没有完全没区别。
  
  但,一旦让李林甫任尚书左仆射,那么他就能更加全面的统管六部,更加的好执行李隆基的指令。
  
  当然,李隆基心中也是有担忧的。
  
  裴耀卿的事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年初的那件案子,到现在还没查清楚,让李隆基有些怀疑李林甫已经老了,还要不要对他继续信任。
  
  这让李隆基犹豫。
  
  但现在,贺知章给了更好的选择。
  
  “陛下英明。”贺知章躬身,道:“敢问陛下,如今卢奂被贬,空出一个兵部侍郎,陛下打算调谁过去?”
  
  李隆基微微一愣,脸色沉吟道:“是啊,还有一个兵部侍郎。”
  
  “朕还没有想好。”李隆基抬起头,看向远处长安上空的天空,轻声道:“如今的情况,在李彭年回来之前,是达奚珣以兵部郎中领兵部侍郎事……八郎你也看到了,左相原本推荐他在几年后任兵部侍郎,如今他再暂时主持一阵兵部也是没有问题的。”
  
  贺知章很识趣的将自己原本要说的话吞了回去,然后说道:“李彭年从辽东回来起码需要大半个月。”
  
  “让达奚珣一个人是有点吃力,不过还有,驾部郎中和库部郎中也都在长安,更别说还有韦谅。”
  
  李隆基笑笑,看向贺知章道:“左相临终前,最推荐的人就是他,说他目光敏锐,有奇技,善行动,不拖沓,若是石堡城他能夺回来,他希望朕能重用他,八郎,你和他接触也不少,你如何看他?”
  
  贺知章神色沉吟起来,缓缓道:“臣和韦郎接触的虽然看起来不少,但细数起来,也不过是四五次而已,有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多说几句话,就比如玉真公主夜宴那日,他做了两首诗就走了,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讲。”
  
  “那是西北的战事,职方司传回来的消息。”李隆基笑笑,说道:“很快就会好消息传回来了。”
  
  “老臣这里恭喜陛下了。”贺知章轻轻躬身,然后说道:“尽管老臣和他接触的不算太多,但其人文采不俗,武功亦有建树,但他最令老臣欣赏的,是年少专心,更用心在朝政上,而不是像老臣一样,沉迷在诗酒之中。”
  
  诗词小道也,贺知章能看的出来,韦谅并没有在这方面深入研究的打算。
  
  “是啊!”李隆基微微颔首,道:“他的确用心政事偏多,左相也是极赞赏的。”
  
  “是。”贺知章感慨一声,说道:“陛下知道,老臣如今和李太白走的近,畅饮之间,偶尔有酒中八仙之说,老臣便想,是不是能将韦郎也拉进来,凑个饮中九仙,也好超越前人。”
  
  “哈哈哈!”李隆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指着贺知章道:“好你个贺季真啊,你可是真敢想。”
  
  “臣也只是想想而已,以臣看,韦谅其人,其实更像是宋相,姚相,他们虽然一样诗才惊人,但很少将心思放在这上面。”贺知章感慨一声,道:“看这奏本上的用词,老臣能看得出来,左相对他很信重,甚至他们是同一类人。”
  
  李隆基有些意外的看着贺知章。
  
  贺知章微微躬身,说道:“陛下,左相多年用心在和籴法之上,内外调运粮草,于天下有大功,然而,老臣却明白,左相更用心在天下兵事之上,尤其是募兵制,毕竟长远看,募兵制太过冲击人心。”
  
  “这是陈词老调了。”李隆基摆摆手,这种话,以前也不是没有说过。
  
  募兵制会导致地方将领私兵增多,从而人心动摇,这一点,不仅牛仙客,很多人都能看得到。
  
  但,大唐的情况就是这样。
  
  募兵制的成立,府兵制的崩溃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均田制的崩溃。
  
  毕竟募兵制一开始的时候,的确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后来隐患才逐渐爆发开来。
  
  “老臣明白。”贺知章躬身,道:“陛下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但有左相在兵部,事情的隐患总是日渐在控制,而且说不定将来有一日,这个隐患就能够被彻底解决。”
  
  “你想说什么?”李隆基抬头看向贺知章。
  
  “左相临终前,推荐了韦谅和达奚珣,那么是否能够引导他们,继续在这条路上走。”
  
  贺知章沉沉拱手,道:“陛下,这个问题,老臣这里是解决不了了,但老臣希望,在将来,他们能解决这些隐患,然后天下安定,大唐永世昌盛。”
  
  李隆基直直的看着贺知章,最后他轻叹一声道:“八郎,也就是你,最知道戳朕的痛处,也就是你,时刻在为朕想着解决问题,算了。”
  
  李隆基侧身看向高力士,认真说道:“传旨,千牛备身韦谅,立身颇恭,守事甚谨,行事多功,宜有所奖,升尚辇奉御,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让他好好的协助达奚爱卿,处理好兵部事务,告诉他,朕等着他夺回石堡城的一天。”
  
  “喏!”高力士沉沉躬身。
  
  “多谢陛下!”贺知章认真拱手。
  
  “嗯!”李隆基点点头,说道:“这样的人,将来天下,他就有的跑了。”
  
  “这是好事。”贺知章有些开怀的笑了。
  
  李隆基没好气的白了贺知章一眼,不过眼底平静。
  
  韦谅虽然是太子的内侄,但实际上,他更忠心于自己。
  
  李隆基真正在意的,依旧是兵部的事情。
  
  现在真正在兵部当家的,竟然只是达奚珣这个从五品上的兵部郎中,而韦谅从五品上的尚辇奉御,和兵部郎中平级。
  
  两人同掌兵部,监察天下兵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