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唐将军的铁甲军。 (第2/2页)
车可夫重新抓起酒瓶,拧开盖子,又灌了一口。
烈酒滑下去,喉咙火辣辣的,可胃里还是冷的。
他靠回椅背,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荒地,眼神渐渐飘远。
几年前,圣彼得堡郊外的冬夜。
那时他还穿着沙皇近卫军的制服,肩章闪亮,马靴锃黑。
每逢皇室巡阅,他都骑在马上,手握军刀,腰杆挺得笔直。
雪落在肩头,也不许抖一下。
冬天再冷,军官食堂里总有热汤、黑面包和免费的伏特加。
那是秩序,是尊严。
后来革命来了,一切都碎了。
害怕被清算的他和很多保皇派一样,一路南逃。
原本,他们还想组织部队,将红俄赶走。
可在几次战斗后,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部队被红俄部队打的满地找牙。
最后他们认命了,知道祖国已经不再属于他们了。
于是,他们穿过西伯利亚的风雪,最后流落到了哈尔滨。
这一路上,他们饿过,冻过,甚至还被东北的马匪给打劫过。
再后来,他们带着武器、装备和家属,一同投奔了还没起家的狗肉将军。
随着东北张大帅崛起后,狗肉将军也成了一省督军,他也成了“狗肉将军”铁甲车第一旅的旅长。
那几年,日子总算安稳下来。
军饷按月发,还是中国士兵的好几倍。
每星期,都有人从大连运来真正的俄国伏特加。
当然了,他们作战也勇猛,帮狗肉将军打过不少胜仗。
他手下带着白俄官兵,个个都是战斗和技术的好手。
最重要的是,已经失去国家的他们,不问政治,只管开车、修炮、打仗——谁给钱,就为谁卖命。
可好景不长,1928年后,狗肉将军兵败北撤。
他的铁甲车队被打散,一部分被炸毁,一部分被缴获。
可自从狗肉将军倒台后,原本美好的雇佣生活是一去不复返,再次沦落到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
流亡了大半年后,听说老乡米哈伊尔上校最近过得很不错。
于是,他带着手下的铁甲兵,准备前往洛阳投靠刘镇庭去。
可在经过郑州时,他们这批人白俄人因为数量大,还没人接应,就被郑州火车站的军队给抓了起来。
唐将军知道他们是铁甲兵,立刻提出雇佣。
条件:军饷比以前跟着狗肉将军时少了一大半,最重要的是伏特加也不再免费提供。
要喝,自己自费不说,购买的价格还贵很多。
可如果不答应?要么遣返回老家——那等于送死。
(当初常老板跟老毛子关系不错,黄埔都是老毛子帮着建的。老毛子对白俄的态度特别坚决,只要抓到就是公开枪毙。并且,还要求各国不允许收留白俄人。)
要么枪毙,说是“通敌”。
就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家属,就被唐将军强行留在了郑州。
原本一切已经恢复了正常,日子也能凑合着过。
可更让他郁闷的是,他们的雇主唐将军,现在的处境似乎很不好。
就好像落水狗一样,正被人人喊打。
想到这里,车可夫上校猛地将酒瓶拍在桌子上,感慨道:“哎!早知道,我当初去洛阳之前,就应该提前联系米哈伊尔上校他们!”
就在这时,铁塔号铁甲车发出了汽笛声,车速也缓缓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