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篇第5章乱世中的名臣大将们(三) (第2/2页)
叛军慕容奇部十三万兵卒,弓骑步辎重救护各兵种齐全;甲箭石粮各军需充足。
昌阳守军原六千八百,数场激战后仅剩一千六百人,百姓六万;经年战乱城防残破;箭矢全部耗尽;粮草撑不过十天。暂时还没有看到外援。
最后,南无伤肃穆地行了一圈礼,道:“昌阳危在旦夕。拜托诸君了!”
在座的将士在许大人的率领下,纷纷表达了对昌阳守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崇高敬意,同时表示一定以昌阳守军为榜样,尽快制定出完美的救援计划,尽全力救援昌阳。
在南无伤的注视下,谯郡将士迸发了空前的热诚,废寝忘食地制定出一份份精美的救援昌阳计划,有开山、涉水、搭桥、铺路、晓行、夜行、昼行、潜行、飞行等等各种行,有步攻、骑攻、弓攻、水攻、火攻、毒攻等等各种攻,有攻坚战、包围战、强袭战、地道战、麻雀战、心理战、宣传战等等各种战,林林总总。从部队动员、誓师,到战后战利品分配、俘虏处置。周全而精密。
每日里,谯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慷慨激扬的演讲,号召全郡军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以赴救援昌阳。军营里将士们高喊着口号“刻苦训练,救援同袍”苦练不缀。
南无伤在满城充耳的“救援同胞”声中艰难地等候着。
第五日,天明时分,一夜未眠的南无伤盯着最后一份计划书落到许大人手中,充满希翼地问:“许大人,今天能够开拔出兵?”
许叔同愣了愣,有点没反应过来,茫然地回过头:“出兵?节度府的命令到了?”
随行的幕僚急忙回答道:“大人!还没有。”接着,又抱怨道:“节度府也真是拖拉,都好几天了,也不给个信。”
南无伤的心忽然如掉进了冰窖,凉气一丝丝往外冒。他颤抖着声音,不确信地问:“还......需要节度府的命令?”
许叔同悠悠地叹了一口气,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南无伤,轻声说道:“南将军,你也是带兵的人,朝廷对军队定下的规矩你应该懂的。”
朝廷的规矩,军队的任何移动都要有相应的令符许可。这种规距甚至可以上朔至远古神话王朝,也是所谓“符合”一词的来源。南无伤祖上几辈都是军户,算是正统的军人世家,奉令而行的规矩深入骨髓。然而,现在身处战乱之地,规则崩坏,像张珣守昌阳、夏钧占彭城、许叔同据谯郡等等事先均无令符许可,无非是当时的相机行事。问题在于,如果有人一定要拿规矩说事,规矩便是真规矩。
南无伤忽然觉得自己很累。
他也的确很累。从昌阳突围、奔行、求援,耗尽了体力,在谯郡这几天,一声声“救援同胞”的呼喊支撑他仔细地指点从谯郡到昌阳的每一处道路、河流、山丘、沟壑,又抽空了心力。而许叔同突然要讲的规矩让他所有的累变得毫无意义。
南无伤是出名的狠人。许叔同小心地观察他的脸色,不愿真正惹怒一头凶神。
随行的幕僚很有眼力劲,急忙上前为主家抱不平,道:“南将军!我家主公也很为难。在听到您来谯郡求援时,第一时间就派人骑快马赶赴临淮求取出兵的符令。同时为了不耽误救援,在等待符令的时间里,提前做足了所有出兵的准备事宜,确保一旦接到救援命令,便可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地出兵救援。”
谯郡全体军民的努力,南无伤看得见并深深为之感动。假如谯郡是用接力的方式先做好出兵计划再申请出兵命令,可能有恶意拖延的嫌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只能说许叔同许大人太过刻板方正。刻板方正守规矩是褒义,是不应被责备的难能可贵的好品质。
南无伤心犹不甘,几经挣扎,还是硬着头皮试探着问:“出兵须等符令,那么,能不能先支援些粮草军需缓解昌阳的困境?”
许大人吁了一口气,豪迈地摆摆手,说:
“没问题!这是应该的。我们虽然没有命令暂时出不了兵,但是我们应该想办法为昌阳解决困难,尽尽我们的心意。”
折头招呼亲兵,“去!把军需官老胡喊回来。”
仍然是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
在等待军需官的间隙,许大人仍不忘安慰南无伤,道:“南将军!你也别太着急。出兵的命令肯定能发下来,你应该相信节度府不可能看着昌阳沦陷不管。而且,你也看到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所有计划和准备,随时可以出战。你放心,一旦我们接到命令,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驰援昌阳。”
矮矮胖胖的军需官像只皮球般弹弹蹦蹦过来,萝卜样的胖手抹了把脸上的油汗,气踹嘘嘘地说:“大人,有什么吩咐?”
军需官天生长得喜庆,举手投足都带着喜感。许大人看到他,脸色柔和了几分,语气却仍然不改峻冷:
“老胡!昌阳十万火急。你马上想办法调集粮草支援昌阳。我只有一个要求,哪怕我们不吃,也不能让昌阳饿着。”
胖子手忙脚乱地抹着脸上越来越多的油腻,目光躲闪着,吭哧吭哧了半天,道:“大人,我们已经没粮了。”
许大人大怒,骂道:“胡说!夏粮刚收,怎么会没粮!?”
胖子委委屈屈,言语却透着倔强:“大人,夏粮是刚收没错,共筹得五万四千七百六十三石。可是,节度府命令全部封存作为冬季战役储备,没有节度府命令不能动啊。”
“我还正想找大人请示,准备组织野外探宝采蘑菇比赛、打猎比赛、钓鱼比赛来提高全民意识,多渠道解决缺粮问题哩。”
许大人脸色稍霁,道:“原来如此。这怪不得你。”
转过头,有些尴尬地对南无伤说:“南将军,你看......”
发现南无伤越来越黑的脸色,连忙转过话头,道:“南将军,你先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支援昌阳。老胡!你再用心看看还有什么军需能够支援给昌阳的?”
胖子踌躇了半晌,犹豫道:“大人,库房里还能动用的只有三千匹布料,是千方百计留下来准备给新兵营的儿郎过冬的物质,这也不能给啊!如果给出去,我们的儿郎怎么办?”
许叔冀果断地命令道:“立即把全部的布料支援昌阳。”
看了看不情不愿的胖子,语重心长地告诫道:“老胡,要有大局观。昌阳也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可以自己没有,也不能让昌阳寒心。”
三千匹布料被迅速地送到城外。
许大人很愧疚地对南无伤说:“南将军,许某能力有限,暂时只能为昌阳做这么多了。但是我向你承诺一旦令符到手,我们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好的方案驰援昌阳。当前昌阳情况紧急,就不耽搁将军去它郡求救了。”
南无伤被许叔同很客气地用近乎撵的方式送出了谯郡。
城楼上,许叔同一直目送南无伤落寞的背影消逝在视野之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环视一圈左右随从,轻轻一笑,居然有些妩媚的妖娆:“瘟神总算走了!”
许叔同细细的品味了一下这几天的骚操作,暗暗为自己的机灵点赞。今晚应该为自己刚满十七岁的第三十八房小妾举办预祝十九岁生日快乐的庆典晚宴。
一个有前途的下属,应该正确领悟得意痒痒一词的精髓在于痒,必须做个合格的捧哏,能在领导得意时,装作不经意地往领导心窝那点痒痒处轻轻一挠。
毫无疑问,军需官胡胖子就是潜力无限的好下属。他知道许大人最得意的是送昌阳并不急需的布匹。
胖子胡乱地抹着脸上越来越多的油腻,仰望着许大人,柔弱的目光里有弱子对慈父的孺慕,有懵懂的好奇宝宝对新世界无穷好奇的求知欲的娇憨,问道:“大人!昌阳围就围了,反正张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干嘛我们还要送他们布匹?”
援助昌阳布料是许叔同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是他最得意处。目下天气炎热,最多余的东西是衣物。官场最讲究的是面子。私底下再怎么勾心斗角,但大面上必须得说的过去。既然昌阳已经来人求救了,就必须有救援的实际行为。提供什么样的救援,既不影响自己的声誉,又不让张珣获得实质性的好处,这让许大人很费了一番思量:昌阳当下最急迫的是救兵和粮草,这些当然不能给;恰好布料也属于重要军需品,给出去不会改变当下昌阳任何状况,同时还可以向朝廷邀功。
许大人满意地看着胡军需官:这个胖子有前途。想了想,决定提点一下。说:“胖子,回去打个请功报告,着重说明一下我们谯郡克服重重困难,勒紧裤腰,及时向昌阳援助了大批重要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