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豪赌的推手 (第2/2页)
它将许攸直接架在了火上烤。袁绍本就多疑,他麾下的郭图、审配等人又与许攸素来不和。这个流言一旦传开,无论真假,都会在袁绍心中种下一根拔不掉的刺。
如果此时,审配再因为许攸家人犯法之事发难,两相结合,许攸在袁绍军中将再无立足之地!除了叛逃投曹,他别无选择!
“这……这太冒险了。”刘协的声音都在颤抖,“万一……万一被袁绍查出流言源头,或是被曹操察觉,我们……”
“所以,流言的传播方式,必须天衣无缝。”伏寿早已想好了一切,“我们不能直接让商人去军中散播,那等于自寻死路。我们要让它变成‘市井闲谈’。”
“黄令监的侄子,可以去找那些行商喝酒,在酒酣耳热之际,‘无意’中透露出这个‘从丞相府某位小吏那里听来的惊天秘密’,并千叮万嘱,让他们千万不可外传。人性的弱点就在于,你越不让他说,他就越想说。这些商人为了炫耀自己消息灵通,一回到河北,必然会添油加醋地传扬开来。”
“流言经过几轮传播,会变得面目全非,但‘许攸’和‘投曹’这两个核心信息会保留下来。到最后,谁也查不到最初的源头。它会像一场瘟疫,在袁绍的阵营里,悄无声息地蔓延。”
刘协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语言,竟可以成为如此致命的武器。伏寿在他面前,展现了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充满了阴谋、算计与心理博弈的黑暗世界。
“可是梓童,”他又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之前不是还故意放出‘黎阳故市’的假消息,让曹操以为我们只会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吗?如今又弄出如此精密的流言,岂不前后矛盾,惹他怀疑?”
“问得好,陛下。”伏寿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这正是我这个计划的第二层保险。”
“这个流言,看似精妙,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太像袁绍阵营的内部倾轧了。郭图、审配想除掉许攸,散播这种流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所以,即便曹操和郭嘉事后复盘,也只会认为这是袁绍内斗的结果,是郭图等人的手笔。谁会想到,这背后真正的推手,是远在许都深宫之内,一个只会‘读杂书、乱猜测’的皇后呢?我们之前的‘愚蠢’,就是我们现在最好的保护色。”
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刘协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看着眼前这位光芒万丈的皇后,心中涌起的,是无以复加的信赖与依靠。
“就照梓童说的办!”他重重地点头,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当夜,黄迁被再次秘密召入宫中。当他听完伏寿的整个计划后,这位在宫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宦官,吓得差点瘫倒在地。
他终于明白,自己效忠的,是一位何等可怕又何等强大的主上。
“娘娘……此事若败……可是灭族之罪啊!”
伏寿凝视着他,缓缓说道:“黄令监,你我身在这条船上,早已没有退路。曹操胜,我们尚有一线生机;袁绍胜,你我皆为齑粉。如今,我们不是在冒险,我们是在求生。”
她从袖中取出那枚早已准备好的,小小的、没有任何雕琢的玉佩——那是她给阿元的信物,也是她如今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
她将玉佩塞进黄迁冰冷的手中。
“让你侄子办成此事。事成之后,告诉他,远走高飞,去蜀中,或是去江东,永远不要再回来。这块玉,加上我们之前赚的所有钱,足够他下半辈子富贵无忧。这是我……是我们,欠他的。”
黄迁握着那枚尚有余温的玉佩,感受着皇后话语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和那一丝难得的温情,他知道,他已经没有选择。
他深深一拜,将头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嘶哑地答道:
“老奴……遵命。”
一席致命的耳语,就这样从深宫之中,飘向了繁华的市井,又将随着南来北往的商队,跨越千里,去往那个决定天下命运的战场。
伏寿站在窗前,看着天边那轮残月。她知道,她已经拨动了命运的轮盘。
接下来,是成为这时代的操盘手,还是被这时代碾得粉身碎骨,就看这一场豪赌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