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 第144章池鱼

第144章池鱼

第144章池鱼 (第1/2页)

水生到了繁华的京城,租了个离考场一炷香路程的小院。一月九两银子的租金,这还是长平好不容易找到的。京城的物价委实让水生吓了一跳:这一年的租金,添点钱就够在白月湾修一栋青砖大院了。
  
  房主完全不担心水生不租,只道等过完年各地考生涌来,他的房子就不是这个价了。长平操着一口京话,好话说尽,房主才勉强以这个价租给了他们。
  
  水生心中暗叹:果真读书费钱。若不是小桃给他银钱,光靠他和母亲挣的钱,在这京城吃住几个月都难以为继。
  
  租好小院,水生便让长平去买了个婆子收拾家务。他谨记出门前小桃的叮嘱——“出门少看花花草草”,连丫鬟都不敢买。他并非对丫鬟有非分之想,而是担心没有主母坐镇,丫鬟心大反而打他的主意。为避嫌,他特意交代长平买年岁大的婆子,又添了个看家的管事。长平自然从善如流,他本就是主母买回来的,心自是向着主母。
  
  水生除了在家苦读,也常出门以文会友。他养成习惯,出门多听多看,将旁人的长处记下,回家细细揣摩,修正自身不足。往来多了,也结识了几位能说上话的朋友:一位是江南才子苏公子,年方二十三,家道殷实,祖父曾为京官。他风流倜傥,家中已在京城为他置了院子,此番上京还带了几个如花似玉的丫鬟随行。
  
  另一位是京城才子刘公子,约莫十八九岁,生得气宇轩昂,气势逼人。刘公子结交的皆是才俊,水生不知自己为何入了他的眼。一次路上偶遇,刘公子掀开车帘招呼水生,水生瞥见马车虽外观普通,内里竟是紫檀木柜,铺着虎皮坐垫,心中便知这位刘公子绝非寻常人物。
  
  水生见苏公子也常为刘公子引荐有才学子,隐隐感到不妙,便推说自己才疏学浅,需在家苦读,婉拒了苏、刘二人的邀约。
  
  没过多久,长平打听到消息,那刘公子竟是宣王——叶贵妃娘娘的皇子!水生惊出一身冷汗,再不敢随意出门。
  
  年底,回京述职的周叔抵达京城。多年未见,周叔依旧稳重儒雅。快满十四岁的景宇已长成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只是面色过于苍白,宛如冷玉。
  
  水生自然将周叔父子请到自家小院住下。周叔见如今的水生丰神俊朗、行事稳重、读书勤奋,颇为满意,抓紧时间对他的策论做了指点。
  
  周叔在陵州知府任上,政绩斐然。他助流民归家种田,稳住了局势,吏部考核评为优等。任内,他更严厉查处了趁灾荒骗取百姓土地的官家家眷,抓杀了一批恶徒,百姓拍手称快,尊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当时因天灾、叛军,许多家族绝户,田地无主。官府收拢土地重新规划:按登记造册人口分配一部分,剩余划为官田,再以三成低租佃给百姓。此举既保证了百姓有地种、有粮吃,又为官府改造水渠湖泊提供了税收来源。
  
  为避免水患,周知府延请水利能人与经验丰富的老农,依水渠池塘重新规划田地;又登记匠人,协助百姓选址建房。百姓常在田间地头或修渠工地,遇见这位务实、能干、一心为民又待人亲切的知府大人。
  
  不过几年光景,陵州已无需朝廷拨粮拨款救济,州府县城的粮仓在他任期最后一年便有了存粮。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离任时,百姓闻知府大人将返京,不知是否还能归来,沿途跪地痛哭送别。周大人未坐马车,命随从牵马,自己一路骑在马上向百姓挥手。遇见年长者,他必下马亲自搀扶,亲切道:“乡亲们回吧,好好过日子。皇上在京城也心系大家。”周叔深知,再大的功绩,也须将皇上放在前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