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想要立威,唯有造……反! (第1/2页)
“陈怀义”三字如同冰锥,瞬间刺醒了朱标!!
当初陈怀义便是直言藩王之弊,被当庭活活摔死!!
如今四弟的行为,不正是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藩王之弊”的苗头吗?
再加上昨夜父皇亲口斥责的“谋反”名头一旦流传出去……
朱标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御史会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上。
借着此事大肆攻讦藩王制度,弹劾燕王图谋不轨!
到那时,为了维护法统,为了平息舆论,不知又要有多少像陈怀义那样的官员会因直言获罪,甚至丢掉性命!
而曾经卷入陈怀义一案,如今又与东宫关系密切的叶凡,恐怕都会被牵连!
四弟本人,更可能面临比八十军棍更严厉的惩罚,甚至被圈禁至死!
想到那可能出现的腥风血雨,朱标只觉得一股寒意透彻心扉!
与可能到来的大规模朝堂清洗和兄弟罹难相比,自己那点“立威伤感情”的顾虑,显得何其渺小和不切实际!
“老师!学生知错了!”
“眼下绝非计较个人情义得失之时!”
朱标的声音带着急切和恐惧。
“求老师教我,如何才能……如何才能不流血的平息此事?”
“保住朝局稳定,也……也保住四弟和那些可能上书的官员?”
叶凡看着朱标终于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心中点头,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沉吟良久,才缓缓道。
“殿下,想要完全不流血……难!”
“此事已然惊动圣听,风波已起。”
“为今之计,或许唯有……让血流得少一些。”
朱标虽然心中不忍,但也知道这或许是代价最小的办法,连忙道:“请老师明示!”
叶凡开始一步步引导。
“殿下可还记得,燕王殿下对外宣称,他因何未奉明旨而入京?”
朱标立刻回答。
“心绪不宁,求问府中僧人姚广孝,得其卜算言东宫有厄,后又听闻行商传言……”
“不错!”
叶凡截断他的话,目光锐利。
“那么,我们便将所有缘由,尽数归结于此!”
“便是那僧人姚广孝,心怀不轨,妖言惑众,诱骗、蒙蔽燕王殿下,使其违背圣旨,贸然入京!”
“其目的,便是欲借此掌控燕王,进而影响藩地,坐大其势力,祸乱大明纲纪!”
他话锋一转,将朱棣的行为动机彻底扭转!
“而燕王殿下,虽有过失,识人不明,但其本心,却是纯孝重情!”
“乃是因担忧兄长病情,心急如焚,这才甘冒大不韪,受了小人蒙蔽,星夜前来探望!”
“其行虽有亏,其情却可悯!”
这一番“避重就轻”的剖析,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朱标的思绪!
将所有政治风险的根源,推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僧人身上!
既解释了朱棣超常规入京的“合理性”,又凸显了其“兄弟情深”的正面形象。
完美地规避了窥伺储位,结交朝臣等致命指控!
“妙啊!老师此计大妙!”
朱标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但随即又闪过一丝不忍。
“只是…如此一来,那姚广孝僧人,恐怕……”
叶凡见他还在纠结,不由得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鄙弃。
“殿下何必妇人之仁?”
“您难道真的病重垂危了吗?”
朱标一愣,随即恍然!
自己根本是装病!
那姚广孝所谓的“卜算东宫有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他要么是别有用心,刻意制造恐慌,想借此搅动风云。
要么就是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
无论哪种,都绝非善类!
拿这样的人来顶罪,平息一场可能席卷朝野的政治风暴,救下无数官员和自己的兄弟,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想通了这一点,朱标心中那点微不足道的道德负担瞬间烟消云散,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老师说的是!是学生迂腐了!”
“此等妖僧,留之必为后患!”
他立刻扬声唤道。
“来人!”
一名东厂档头应声而入。
朱标面色冷峻,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即刻派人,火速前往北平燕王府及周边,给孤查!”
“重点查那僧人姚广孝!”
“要给孤坐实他心怀不轨,蒙蔽亲王,意图祸乱大明之罪!”
“要快!”
“是!奴婢领旨!”
那东厂档头毫不迟疑,躬身领命,迅速转身离去。
叶凡看着雷厉风行的朱标,微微颔首。
这才像点样子。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