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客栈藏真话,毒井酿惨剧 (第1/2页)
守城的官兵捏着银子在掌心反复掂了掂。
那沉甸甸的触感让他眉梢眼角堆起笑意,先前横眉竖目的凶相逐渐褪去,连嗓门都软了三分。
他甚至没正经扫一眼阿福递来的通关文牒,只随意捏着纸角晃了晃,就挥着手里的长枪往旁一让。
“进去吧进去吧,别堵着城门碍眼!”
城门轴“嘎吱——”一声发出干涩的响。
厚重的木门被两个小兵合力拉开,露出身后铺得平整的青石板街道。
时念掀帘下车时,眼角余光恰好瞥见那领头的人飞快地将银子揣进内衫,指尖还在衣襟上按了按。
她脚步没停,心里却警铃暗响。
城楼上的瞭望哨正低头盯着他们,手里的弓箭虽未拉开,箭尖却对着马车的方向。
阿福眼尖,早看出时念的顾虑,忙凑到那官兵身边,赔着笑打圆场。
“官爷放心,我们就是来青州收些本地特产,做些小生意,住个三五日就走,定不麻烦官府查问。”
说着,他又从钱袋里摸出两串铜钱,往旁边两个守城门的小兵手里各塞了一串。
“一点小心意,官爷们买壶茶喝,解解乏。”
小兵们捏着沉甸甸的铜钱,眉开眼笑地接了,连带着检查行李都松了劲。
原本要翻查的马车车厢,只掀开帘子扫了一眼;
伙计们背着的包袱,更是连碰都没碰,挥挥手就放行了。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清脆声响,像在敲打着青州城沉闷的空气。
可越往城里走,时念心里的疑惑越重。
这青州城的繁华,竟裹着层说不出的滞涩。
沿街的铺子虽都开着门,掌柜们却都蔫头耷脑地坐在柜台后,眼神放空,不像在做生意,倒像在熬日子。
绸缎庄的伙计趴在柜台上打盹,手里还攥着没理完的丝线;
当铺的幌子歪歪斜斜地挂着,布边磨得起了毛;
连最该热闹的酒肆,也只坐了两桌客人,透着股强撑的热闹。
“找家客栈落脚。”
时念掀开车帘吩咐,目光快速扫过街边的幌子。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迎客来”三个字上。
这客栈看着不起眼,门脸窄窄的,只够两人并排走,门板却擦得锃亮,连木纹里的灰都被抠干净了;
檐下还摆着两盆修剪整齐的冬青,叶片绿油油的,透着股不掺和世事的清净。
阿福机灵,先一步跳下车去交涉。
客栈掌柜是个干瘦的小老头,正蹲在门口择青菜。
见来了客人,他慌忙起身,拍了拍围裙上的土。
“客官是住店?”
“要十间上房,越干净越好,有院子更好。”
阿福递过一锭碎银,指尖在柜台上轻轻敲了敲,语气里带着点暗示。
“最好……能清静些,我们一行人赶路累了,想好好歇几天。”
那老头眼睛一亮,捏着碎银在指尖蹭了蹭。
这碎银的成色足,够寻常客人住半个月了。
他忙引着众人往后院走。
“有有有!刚收拾出来的新房间,窗明几净,后窗对着菜园,保证没人来打扰!”
众人刚安顿好,时念只给了阿福一个眼神。
阿福会意当即端着盘核桃酥,嬉皮笑脸地凑到掌柜身边,蹲在门口帮着择菜。
“掌柜的,您这店可真干净,比我们在南岸住的客栈还舒坦。”
阿福往掌柜手里塞了块核桃酥,自己也剥了一块塞进嘴里,嚼得香脆。
老头被哄得眉开眼笑,接过核桃酥就往嘴里塞。
“客官是从南岸来?听说南岸的盐价贵得吓人,是不是真的?”
“可不是嘛!”
阿福叹了口气,话锋却悄悄转了。
“说起来,我们刚进城时,见城门口堵着不少人,有老有小的,冻得直哆嗦。”
“这是咋了?青州城里出啥事了?”
老头捏着菜叶子的手顿了顿,往左右看了看,见街上没什么人,才凑到阿福耳边压低声音。
“客官是外乡人,有所不知啊……这事儿,说起来就揪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