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拒储位守民间立场,闻江南分会遭封 (第2/2页)
“毕竟泉州旧案的残余势力,对他稳固地位也是隐患,他需要我们帮着牵制。”
比起太子,五皇子就显得更聪明。
又或许,是因为背后静妃的关系。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透过窗棂落在纸页上。
将桌案上的东西照得格外清晰,也让她心里的查案思路愈发明确。
“念姐,书坊的学子们说想跟您聊聊蓝星文化里的民生理念,还有几个学子写了相关的策论,想让您提提意见,您要不要去看看?”
晚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时念合上卷宗,笑着起身:
“走,去听听他们的想法。”
回廊下的灯笼已经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绢面,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学子们围坐在诗词区的木桌旁。
见时念过来,纷纷起身问好,石桌上还摆着他们写好的策论,字迹工整,满是对民生的关切。
*
初夏的盛京,总带着股黏腻的热意。
正午的阳光晒得怡红院的青石板路发烫,连空气都透着燥热。
时念刚把泉州海贸旧案的线索整理成册,张珂源就抱着封火漆封口的急信从账房狂奔过来。
“念姐,江南出事了!”
“苏州、岭州的怡红书坊分会全被封了!”
“杜元介传来消息,说江南世家扣了咱们三千多册《民生篇》,还对外宣称要严查蛊惑民心的异端文化!”
时念心里一沉。
江南是蓝星文化推广的重点地区。
苏州分会刚开半年,就发展了二十多家合作书坊,每月能卖出上千册《蓝星故事集》。
岭州分会更是靠着免费抄录活动,让寒门学子的抄录点排起了长队,口碑极好。
如今分会被封,绝非简单的“查异端”。
她快速冷静下来,对张珂源说:“把杜元介叫来,我有要事跟他说。”
说完,她快步走到书架前,抽出两卷文件。
一卷是礼部给各州府分会的备案文书,上面的朱红大印清晰可见,证明分会运营完全合规;
另一卷是苏湄上个月送来的“于党江南赈灾粮截留账册”。
里面详细记着苏州林家、岭州徐家去年私吞朝廷赈灾粮的明细。
而这两家,正是这次带头查封分会的主谋。
不多时,杜元介就从西街的书坊赶了回来。
“念姐,是不是江南的事……您是想让我去江南处理?”
“是。”
时念把两卷文件递过去:
“林家、徐家是于党残余势力,他们是怕我们戳穿他们私吞赈灾粮、欺压百姓的真相。”
“毕竟咱们的书里,写了不少类似的民生案例,他们怕百姓跟着学,起来反抗。”
她顿了顿,叮嘱道:“你去了别硬闯,先找当地的寒门学子和合作书坊掌柜帮忙。”
“他们在江南根基深,知道哪些地方能藏线索,也能帮着传递消息。”
“记住,首要任务是保住学子和掌柜的安全,其次才是拿回书籍、恢复分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