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使臣融暖意,文化润人心 (第1/2页)
见到熟悉的面容,时念忙带着人迎了上去。
“见过连舟参赞。”
“时老板,又见面了。”
连舟走进厅,目光先扫过哼唱的西疆使臣,随即落在案上的泉州海产模型上。
他不由自主走过去,指尖轻碰模型里的渔民人偶:
“这是……海产交易场景?”
“是。”
时念递过模型旁的解说册:
“先前参赞来时还只是未成品,如今全部完成,不知参赞瞧着如何?”
“确实不错。”
他抬头看向时念,语气里少了先前的轻蔑:
“上次考察议事区,我还担心这些是为文盛之会凑的场面。”
“如今看模型细节,还有西疆使臣的反应,才知你们南齐的民生,是真落到了实处。”
译官补充:“参赞说,北徐也该学南齐设公平交易署,让渔民多赚些钱。”
时念刚要回应,陆襄蹦蹦跳跳跑进来,手里举着张沾着颜料的雪莲图。
她径直跑到巴图面前,用学了好些日子的西疆话道:
“巴图叔叔,这个给你!是我画的雪莲,像你们草原上的吗?”
巴图愣了愣,没想到一个小娃娃竟然也能将他们南齐人觉得拗口的西疆语言说的如此流畅。
他接过画,目光落在宣纸之上。
纸上雪莲用白色颜料涂得厚厚,边缘画着星星,稚嫩却认真。
他忍不住笑了笑,从怀里掏出双小巧皮靴递给陆襄:
“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咱们草原上的小娃娃现在都穿这个,保暖,你穿着不会冻脚。”
陆襄接过皮靴,鞋底还带着草原羊毛,连忙道谢。
紧接着她跑到时念身边炫耀:“念姨姨,你看!巴图叔叔送我的皮靴!”
连舟看着这一幕,嘴角也露了笑意。
他拿起案上的《蓝星故事集・民生篇》。
翻到“公平交易”章节,对时念道:
“这本册子,我想带回北徐,不知时老板可否……”
“自然可以。”
时念点头,让晚晴再取几本递给北徐使臣。
“里面还有我们南齐历年来的其他案例,或许能给北徐民生做些参考。”
怡红院门前的阳光渐高。
西疆使臣围着素心学弹琵琶,北徐随从记录模型价格细节,陆襄穿着新皮靴在厅里转圈。
吴婶又熬了一锅奶茶,铜壶冒热气,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带暖意。
时念站在厅中央,看着这跨越地域的互动,满意地勾了勾唇。
所谓“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华丽辞藻,而是一碗懂心意的奶茶,一首能共鸣的曲子,一幅稚嫩的雪莲图,还有对“好日子”的共同期盼。
这些细碎温暖,比任何官方文书都更能拉近人心。
“时老板,”
连舟走过来:
“文盛之会开幕时,我想带我们北徐的商队代表来怡红院,亲眼看看西街的交易场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