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北境、京城,要变天了 (第2/2页)
“我立刻就去办!”
他一刻也不想等了。
这个腐朽的,吃人的世界,他一天也不想再待下去了。
……
北境,沧州。
王府之内,炭火烧得通红,却驱不散陈庆之眉宇间的寒意。
灾情,算是暂时稳住了。
几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总算是有了一口热粥喝。
但陈庆之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他按照沐瑶信中所给的第二条路,用沧州王的名义,给那些被“借”了粮的乡绅土豪,画下了一张张大饼。
盐引,官身,未来的富贵。
饼画得很大,很香,那些乡绅们,暂时被稳住了。
可饼终究是饼。
吃不饱肚子,也兑现不了。
一旦这群饿狼反应过来,发现自己被耍了,那后果……
陈庆之不敢想。
整个北境,都会被他亲手点燃的这把火,烧成一片白地。
到时候,他就是北境的罪人。
更是辜负了云娥的信任。
怎么办?
他这几日,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就在这时,亲卫从门外快步走了进来。
“王爷,京城来的八百里加急!”
京城?
云娥的信?
陈庆之精神一振,连忙起身。
然而,亲卫递上来的,不是信。
而是一个沉甸甸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木箱。
“这是庞万里庞统领,亲自派人送来的。说是贵妃娘娘给您的东西。”
沐瑶送来的?
陈庆之心中疑惑,立刻打开木箱。
没有金银珠宝,没有神兵利器。
只有一摞摞装订整齐的书稿,散发着新鲜的墨香。
陈庆之愣住了。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本。
封面上,是三个他从未见过的,却力透纸背的大字。
《大宪章》。
这是什么?
他翻开第一页。
“国王在法律之下,而非在法律之上。”
短短一句话,让陈庆之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这是何等疯癫之言!
他压下心中的骇然,继续往下看。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若无判决,国王不得随意没收任何自由人的土地与财产,不得囚禁、流放任何自由人。”
陈庆之的手,开始发抖。
他扔下这一本,又拿起另一本。
《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在权利上,一律平等。”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反抗压迫?
陈庆之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像是不信邪一般,一本接一本地翻看下去。
《君主论》。
《资本论》。
《大抗议书》。
一本比一本出格,一本比一本惊世骇俗。
这些书里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他过去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所有认知上。
君权神授。
等级森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些他从小读到大,刻在骨子里的纲常伦理,在这些书的面前,被砸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他一开始是震惊。
然后是恐惧。
再然后,是……茅塞顿开!
他想起了自己画出去的那些大饼。
他想起了那些贪婪又短视的乡绅。
他想起了沧州城外,那些在风雪中,麻木得如同牲畜的灾民。
他之前一直想的是,如何用旧的秩序,去解决新的问题。
如何用朝廷的官位,去填补乡绅的欲壑。
他错了。
大错特错。
云娥送来这些书,不是让他去解决问题。
是让他,去推翻那个制造问题的东西!
皇权!
帝制!
他为什么要兑现那些画出去的饼?
他根本不需要兑现。
他只需要,画一个更大的饼!
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全新的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没有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世袭的贵族。
乡绅们,可以不再依附于官府,而是成为掌控万千财富的“资本家”。
百姓们,可以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而是拥有土地和自由的“公民”。
而他,陈庆之。
将是这个新世界的缔造者!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烧遍了他的全身。
他激动得浑身战栗。
原来,这才是云娥真正的想法!
什么君主立宪,都只是一个开始。
她想要的,是彻底的,天翻地覆的革命!
陈庆之在书房里,枯坐了两天两夜。
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当第三天的晨光,照进书房时,他终于站了起来。
他眼眶深陷,布满血丝,人也憔悴不堪。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
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的光芒。
“来人!”
守在门外的亲卫,立刻推门而入。
看到自家王爷那副仿佛刚从坟里爬出来的样子,吓了一跳。
“王爷,您……”
“传我命令!”
陈庆之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立刻去找全沧州最好的印坊!把这些书,给我印出来!”
“能印多少,就印多少!”
亲卫愣住了。
印书?
现在火烧眉毛了,王爷不想着怎么解决粮食缺口,怎么安抚那些乡绅,居然要去印书?
“王爷,那些乡绅已经派人来问过好几次了,问您答应的盐引和官身,什么时候能……”
“让他们等着!”
陈庆之粗暴地打断了他。
他指着桌上那一堆书稿,眼睛里闪烁着狂热。
“粮食,只是小事!”
“这些,才是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东西!”
亲卫被他这副样子,震得一个字都不敢再说。
“是,属下立刻去办!”
“等等!”陈庆之叫住他。
“第一批印出来的书,一本不留,全都给我送到城里那些乡绅土豪的手中。”
“每一家,都必须送到!”
亲卫更懵了。
给那些乡绅送书?送这些……大逆不道的书?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告诉他们。”
陈庆之的脸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
“七日之后,本王在王府设宴。”
“请他们所有人,都来议事。”
“商讨一下,我们沧州的未来。”
亲卫不敢再问,只能躬身领命,抱着一摞书稿,匆匆离去。
整个书房,再次安静下来。
陈庆之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外面,是白雪皑皑的沧州城。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
那股盘踞在他心头多日的焦虑和烦躁,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
他知道,从今天起。
他的人生,这沧州的未来,乃至整个大周的天下。
都将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