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故步自封 (第1/2页)
“莫非我等要效仿上古愚公,掘土一万八千里深?”
话音刚落,温体仁便轻笑一声:
“为何不能?”
只听他从容不迫地开口道:
“此事虽艰,其理却与组织百姓修大型水利、开凿运河无异。”
“想那前隋炀帝,尚能征发百万民夫,开凿贯通南北之大运河。”
“今陛下名正言顺,行创世之举,远胜杨广私欲。”
“若能妥善筹划,恩威并施,何愁民力不聚、大事不成?”
周延儒紧跟着附和:
“我等今日是为商议‘如何’施行国策,而非‘是否’施行。”
“陛下圣意已决,身为臣子,唯有竭尽所能,拟定可行之策,以报君恩。莫非……”
他话音一顿,目光刺向李标:
“阁老对陛下钦定之国策,心存不满,寻机反对?”
李标脸色骤变,回怼的话生生噎了回去。
质疑圣意?
这顶帽子他可不敢戴。
事实上,李标真心认为,挖地一万八千里的任务简直荒谬绝伦。
但急切之间,他不知如何从执行层面,反驳温、周二人看似“有理有据”的类比。
这时,旁听席的徐光启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几次微微举手,却又放下。
细心的成基命注意到了异样:
“徐大人,你精通格物算学,于工程营造亦有见地,可有话说?”
徐光启闻言,从旁听席中走出,站到文华殿的门槛前。
先是对着众臣及三位太监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
“下官才疏学浅,于仙家大道不敢妄议。然于这土木工程、算学推演,略知一二。方才温大人以修运河类比,下官以为,或有不当之处。”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算筹,明知接下来的计算无需也无法用这算筹完成——数字太大了——但还是习惯性地将其捧在手中。
仿佛这样就能增加他的说服力。
“《九章算术》有云,方田术可求面积。”
徐光启陈述道:
“酆都城郭,据舆图籍册所载,大致呈方圆形,周长四里。”
“依制,一里合一百八十丈,故城周长为七百二十丈。”
“取其近似,设此城为方形,每边一百八十丈,则城郭占地面积为一百八十丈乘以一百八十丈,计三万二千四百平方丈。”
徐光启顿了顿,让众人消化这个数字:
“然,欲将整座城郭沉下,所掘之洞,截面断不能仅与城基同大。
“需有充裕余地,以防崩塌,亦便于施工。”
“暂以五万平方丈为洞之截面积。”
“其次是深度。地心距地表一万八千里,即三百二十四万丈。”
关键的计算来了。
徐光启的声音不由提高:
“那么,所需挖掘的土石总体积,便是这截面积与深度相乘——五万平方丈,乘以三百二十四万丈……”
徐光启不由停顿,目光扫过凝神静听的众臣,缓缓报出令人头皮发麻的数字:
“合一十六万二千亿立方丈!”
“假设朝廷能征发一百万精壮民夫,日夜不停,轮班挖掘。”
“每人每日,即便能掘土运土一立方丈,那么一日总计掘土一百万立方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