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山外小城 丹鼎疑云 (第2/2页)
“孙大夫近日可曾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与什么人动过手?”云宸收回手,沉声问道。
孙夫人回忆道:“夫君前几日去城外山里采药,回来时还好好的,当晚便发起病来……特别的东西?他好像带回了一株没见过的紫色草药,说是药性奇特,要研究一番……”
紫色草药?云宸心中一动:“那株草药现在何处?”
“就在药房里,夫君昏迷前还念叨着……”
云宸立刻来到药房,很快在角落的一个药篓里找到了那株“草药”。通体深紫,叶片呈诡异的锯齿状,中心结着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淡淡寒气的浆果。
“这是……‘幽冥果’?”云宸瞳孔微缩。他在丹阳子遗留的、记录奇花异草的铁卷副本(他早已誊抄下来)中见过类似描述。此物生于极阴之地,伴生于一种名为“寒玉”的矿物旁,本身蕴含剧毒阴寒之气,若非特殊功法或丹药化解,触之即伤!孙大夫显然是采摘时不慎,被其寒气侵入了体内。
要化解此寒毒,寻常温热药物根本无效,反而可能激发寒毒反噬。需以至阳至刚的内力,缓缓化去,或以特殊的丹方调和。
云宸沉吟片刻,对满怀希望的孙夫人道:“夫人,孙大夫是中了奇毒,寻常药物难解。在下或可一试,但需绝对安静,不能有任何人打扰。”
孙夫人见他一口道破“奇毒”,心中信了七八分,连忙答应,屏退了左右。
云宸闩好房门,回到榻前。他盘膝坐下,双手虚按在孙大夫丹田之上,体内那圆融醇和、蕴含《黄庭经》生机的内力缓缓渡了过去。他没有强行冲击那股阴寒异气,而是如同春风化雨,以自己的内力将其层层包裹、渗透,利用“太极圆转”的意境,引导着那股阴寒之气缓缓散开,并通过孙大夫的经络毛孔,一丝丝排出体外。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耗费心力的过程。云宸额头渐渐渗出细汗,但他眼神专注,内力控制得妙到毫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孙大夫青白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丝红润,身体的颤抖也停止了,呼吸变得平稳悠长。那盘踞的阴寒异气已被化去大半。
云宸收功调息,也感到一阵疲惫。
又过了片刻,孙大夫悠悠转醒,虽然虚弱,但眼神已恢复清明。他得知是云宸救了自己,挣扎着要起身道谢。
“先生大恩,孙某没齿难忘!”孙大夫声音沙哑,但充满了感激。
“孙大夫不必多礼,举手之劳。”云宸扶住他,顺势问道,“不过,孙大夫是在何处采到这‘幽冥果’的?此物通常生长之地,必有异常。”
孙大夫回忆道:“就在城北三十里外的黑风峡深处,一处终年不见阳光的寒潭边。那里……那里似乎还有些奇怪的痕迹,像是有人活动过,我当时心系采药,未曾细看。”
黑风峡?有人活动的痕迹?云宸心中疑窦丛生。幽冥果虽毒,却是炼制某些特殊丹药的主材之一,尤其是一些……偏向魔道或修炼阴寒功法之人所需。
难道这筑水县附近,还隐藏着其他修行之人?或者,与那“寒玉”矿有关?丹阳子的铁卷中提及,“寒玉”是炼制某些法器、布置特殊阵法的重要材料。
他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无意中触碰到了另一条隐藏的线索。
就在这时,外面街道上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和马蹄声,似乎有官差模样的人在沿街盘查什么。
云宸心中一凛,难道靖安司的人这么快就摸到这里了?
他不动声色,对孙大夫道:“孙大夫,你体内寒毒尚未尽除,需按时服用我开的这副温养方子,静养半月方可痊愈。在下尚有要事,不便久留。”
他迅速写下一张药方,拒绝了孙家的重金酬谢,只收了些许诊金和必要的药材,便起身告辞。
从回春堂后门悄然离开,融入熙攘的人流,云宸的心并未放松。筑水县,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城,似乎也暗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那黑风峡,那可能与“寒玉”和炼丹术有关的线索,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道”途?
而身后那隐约的追捕阴影,也让他明白,这短暂的安宁,随时可能被打破。
他需要尽快做出决定,是继续东行,还是……先去那黑风峡一探究竟?
(第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