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皇针法初习练,观相识人练慧眼 (第2/2页)
第一次炼丹时,火焰太大,药材直接被烤焦,散发出一股焦糊味;第二次火候太小,药材没能充分炼化,成了一堆糊状的残渣;第三次,他集中精神,将体内微弱的灵气缓缓注入陶土罐,一边感受罐内的温度变化,一边调整火焰大小,足足耗费了三个时辰,才炼出三粒颜色偏暗、灵气微弱的凝神散。虽然品质不佳,但总算是成功了。
沈砚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刻苦。他每天都会练习炼丹,从凝神散到清心丹,再到基础的补气丹,一次次调整火候,一次次优化灵气引导的节奏。出租屋里常年弥漫着药材的气味,有时是清香,有时是焦糊味,邻居偶尔会敲门投诉,但他只能一遍遍道歉,然后趁着夜深人静时继续练习。他的手上被火焰烫伤过,被药材的汁液腐蚀过,但只要想到破境的目标,就觉得这些伤痛都不算什么。
与此同时,炼器术的学习也在同步进行。他知道,哪怕不亲自炼器,也得能分辨器具的好坏,尤其是炼丹所需的丹炉、处理药材的刀具,都得是蕴含灵气的灵器。他买了《炼器基础》《灵器辨识图谱》等书籍,先从理论入手,了解炼器的材料、火候、符文铭刻等知识。
没有炼器材料,他就去废品站淘废铁、废铜,甚至捡回一些破损的农具、刀具。他按照书里的方法,用灵气打磨这些废品,去除杂质,感受金属内部的结构变化。
一开始,灵气控制不当,废铁直接被震成了粉末;后来,他慢慢掌握了技巧,能将灵气凝聚成细细的丝线,一点点剔除杂质,打磨器具的形状。他还尝试在器具上铭刻最简单的聚灵符文,虽然成功率极低,十次里有九次都会失败,但每次失败后,他都会总结经验,调整符文的笔画和灵气注入的力度。
为了赚钱购买更好的药材、炼器材料,以及更多的专业书籍,沈砚只要接到物流园王主管的兼职电话,就会立刻赶过去。搬货、分拣、装车,都是重体力活,一天干下来,浑身酸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但他从不抱怨,每次领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或中药材市场,把钱花在刀刃上。
除此之外,他还重新拾起了写小说的老本行。每天晚上练完丹、打磨完器具后,哪怕再累,他也会打开电脑,码上几千字。他写的还是修仙小说,只是现在笔下的炼丹、炼器、药材辨识等情节,都融入了自己的所学所悟,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稿费一到账,银行卡就会被银行和供货商划走一部分,用来偿还八十多万的债务。那些网贷公司的骚扰电话和威胁短信,他早就设置了拦截,偶尔漏进来几条,也只是扫一眼就删掉。通讯录被爆了无数次,朋友们从一开始的担忧,到后来的见怪不怪,偶尔会发来一条信息问候,他也只是简单回复“没事”,不想让别人担心。
在学习炼丹、炼器的间隙,沈砚还翻起了人皇术里关于针灸、看相、算命的内容。他发现,针灸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辅助修炼,疏通经络、引导灵气;而看相算命之术,能通过观察人的面相、手相,甚至气息波动,判断其运势、体质,甚至是否修炼过武道或修仙功法,这在日后与人打交道时,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学习人皇十三针时,他先在自己身上比划,牢记每一针的穴位、角度、深度。前三针为初期,讲究精准定位;四五两针为中期,需配合灵气注入;六七两针为后期,要控制针的颤动频率;八九两针为巅峰,需达到“针随气走”的境界;十针为半步小成,十一针为小成,十二针为大成,十三针为大圆满。他从最简单的第一针练起,每天对着穴位图练习,然后在自己的手臂、腿部尝试扎针,一开始经常扎错穴位,疼得龇牙咧嘴,慢慢熟练后,准确率越来越高,灵气也能顺着银针顺畅地注入穴位。
看相和算命术的学习则相对抽象,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他每天在物流园工作时,就会观察身边的同事、前来提货的客户,对照着书里的理论,分析他们的面相、手相,推测他们的性格、运势。
一开始,推测常常出错,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把每次的错误都记下来,反复琢磨哪里出了问题。他还会去公园、菜市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默默观察来往的行人,久而久之,他的眼睛越来越敏锐,能从一个人的眼神、神态、甚至细微的动作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