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三十八章 改变能源领域的火花 (第2/2页)
“好的先生,研发团队的会议通知也已经发出。”
飞机降落在滨海市国际机场时,晨曦正给跑道镀上一层金辉。吴浩透过舷窗看见停机坪边缘,自家那辆改装过的黑色SUV正静静等候,车窗上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彩虹。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样品盒,里面装着那片改变世界的淡紫色薄膜,用三层防磁材料包裹着,像守护一枚沉睡的蝴蝶蛹。
“先生,研发团队已在3号会议室待命,量产可行性报告已发送至你终端。”可可的声音在蓝牙耳机里响起,“夫人刚发来消息,说小宇今天特意穿了你送的宇航员睡衣,正在客厅搭‘超导太空站’。”
吴浩低笑出声,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回复:“告诉小宇,爸爸带了能让积木飘起来的‘魔法片’。”他想起昨晚在飞机上浏览的量产报告,浩宇科技的材料工程师们已经初步设计出连续镀膜生产线,但氢化物材料的稳定性问题像根细刺——在大气环境中,LaH10薄膜会以每小时0.3%的速率吸附水汽,这意味着必须开发全封闭的运输储存系统。
车子驶入市区时,晨雾尚未散尽。吴浩摇下车窗,感受着带着海腥味的空气,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来这座城市读大学,攥着皱巴巴的火车票站在出站口,望着高楼大厦发誓要做出“能改变世界的东西”。那时他不会想到,改变世界的钥匙会藏在氢原子与金属的晶格之间,更不会想到,此刻最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儿子即将看见超导磁悬浮时瞪大的眼睛。
上午九点整,3号会议室的环形屏幕正播放着样品的微观结构动画。吴浩站在投影前,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电子云:“各位,287K零电阻的突破只是开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个大山——材料稳定性、量产成本控制、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坐在前排的几位资深工程师,“如何在一周内搭建出防氧化的中试生产线。”
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骚动。负责工艺开发的老陈推了推眼镜:“吴总,按照现有方案,磁控溅射镀膜机的靶材损耗率高达15%,而且氢气压强控制精度要达到0.001Pa,咱们库存的传感器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
“传感器的问题我来解决,半小时内会有瑞士的特种器件空运到厂。”吴浩的语气带着商场上的果断,“靶材损耗率的问题,我昨晚和可可做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当靶材温度维持在180℃时,氢原子的逸出速率能降低40%。”他示意可可调出模拟数据,屏幕上立刻浮现出靶材表面原子运动的三维模型。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秘书苏荷递进来一份加密文件:“吴总,这是今早收到的国际能源署邀请函,他们希望我们能在下周的闭门会议上展示技术细节。另外……”小周的声音压得更低,“西大超导科技公司的卫星一直在咱们厂区上空盘旋,恐怕他们已经嗅到了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