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 第五百四十五章 阅卷

第五百四十五章 阅卷

第五百四十五章 阅卷 (第1/2页)

就在盛长权于马车内闭目养神,思绪万千之际,那重重宫墙之内,决定他们这科贡士命运的评判,正在文华殿内紧锣密鼓地进行。
  
  文华殿中,檀香袅袅,气氛庄重肃穆,仿佛连空气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八位读卷官——以内阁首辅韩章为首,次辅钱牧之、群辅沈端、萧钦言,以及四位资深的翰林学士——皆已焚香沐浴,身着庄重朝服,分坐于宽大的书案之后,面色凝重。
  
  数百份经过弥封、誊录的朱笔试卷,整齐地码放在殿中央的长桌上,如同等待最终裁决的命运之书。
  
  内阁阁老之所以备受尊崇,除了其权势,能够掌控朝廷大略之外,其成员可以参与殿试预选,为官家选出进士人选,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毕竟,每一位进士,在进入朝堂后,基本都会与他们有一份或深或浅的香火情,这关系到未来朝堂力量的格局。
  
  阅卷伊始,殿内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因久坐而调整姿势时,官服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
  
  每位读卷官都目光锐利,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审视禾苗,仔细品评着每一份经过手中的策论,这不仅是评判文章高下,更是在审视这些未来的朝廷栋梁之材的见识、立场、潜力,乃至其背后可能代表的势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人遇见了够分量的卷子。
  
  首辅韩章手持一份试卷,凝神细读。
  
  看着看着,他不由坐直了原本微驼的身子,枯瘦的手指在案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节奏。
  
  此卷开篇便引“国之大者,在祀与戎”,格局宏大,随即笔锋一转,强调“兵凶战危,不可不察”,需“度时宜,量己力”,显得极为稳重。
  
  接着,文章层层递进,剖析凉国“强在爪牙,弱在腹心”,指出其内部部族林立、经济结构脆弱之弊,提出“外示守势,内修甲兵,广积粮,缓称王”的核心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整饬边备”、“发展边贸”、“分化瓦解”、“积蓄国力”等手段,逐步削弱凉国,待时机成熟再图一举成功。
  
  通篇文风稳健,逻辑严密,引经据典恰到好处,既有对雪耻呼声的回应,又充满了老成谋国的务实精神,更难得的是,其策略似乎在试图平衡朝中主战与主和两派的观点,显示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政治嗅觉。
  
  韩章微微颔首,对身旁的次辅钱牧之低声道:“钱相,你来看此卷。”
  
  “立论高远,分析透彻,对策扎实。尤其这‘外示守势,内修甲兵’八字,深得‘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精髓。更难得的是,其提出的‘通商惠工以弱其力’,着眼于经济制衡,可谓老成谋国,深知进退,非纸上谈兵之辈可比。你以为如何?”
  
  他将试卷递了过去,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
  
  钱牧之接过,快速浏览,他跳过那些具体的军事谋划,重点看了文中关于发展边贸、稳定民生、通过经济手段削弱敌国,以及强调“仓廪实”乃“蓄力”根本的部分,沉吟片刻,道:“文理通达,见识不凡。”
  
  “韩相所言极是!”
  
  钱牧之出身江南,背后代表着庞大的士绅与商贾利益,最关心的便是赋税、漕运与民生稳定:“尤其这‘通商惠工以弱其力’,以及强调内政休养之论,倒不失为一条稳妥之路。”
  
  “若按此策,或可避免大规模征调民夫、加征赋税,使我江南钱粮不至过度消耗,百姓也能得喘息之机。”
  
  他对此篇策论中体现出的稳健与务实,尤其是对民生经济的考量,根本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甚至颇为认同,他捻了捻保养得极好的胡须,点头道:“此卷,当属上佳。”
  
  而另一侧,群辅沈端拿起一份试卷,刚看了开头几句,紧锁的眉头便骤然舒展开来,甚至隐隐透出一股红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