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五百三十五章大秦的第一次国考

第五百三十五章大秦的第一次国考

第五百三十五章大秦的第一次国考 (第2/2页)

怎么办?
  
  从事对口行业的商户,肯定会上去疯抢。
  
  尽管近期大秦大动作不断,但是达到举国关注程度的,只有科举这一件事情。
  
  毫无疑问,这次科举,切切实实,向大秦百姓展示了一个道理。
  
  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
  
  国家银行宽大的事务大厅内,扶苏不断的来回踱步。
  
  科举盛事,是事关大大秦上下的大事,自然不能轻忽以待。
  
  在这次的科举之中,嬴政对所谓的新朝臣子,并没有重用。
  
  新朝的臣子们,做的都是一些杂活儿。
  
  反而,重用的都是一些思维逻辑偏向旧朝的臣子们。
  
  这个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新朝臣子,虽然也都是出自士子阶层。
  
  但有一说一,这些士子们自从跟了赵昆之后,就在解放思想的道路上狂奔不回。
  
  譬如陈平,好好的一个帝国丞相,被赵昆生生改造成了一个大金融家。
  
  平时他迎来送往,都是一些豪商巨富。
  
  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一些与金融政策有关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大秦如今的百家学派之中,哪一家有具体阐述?
  
  甚至,绝大多数学派的观念之中,陈平所做的事情,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更不用说市场监管局之中的武伯以及监海局的范喜良他们所掌管的事务,全部都是对于大秦来说的新生事物。
  
  对于处理实事他们自然是个顶个的管用,但是具体说到学识的深厚程度,不要说跟百家大佬们相比,即便是跟旧朝老臣们相比,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道理很简单,这些人即便是从娘胎里面算起。
  
  哪怕他们日夜不眠的读书,才读了几本书?
  
  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积累,他们不要说与百家大佬相比,即便是旧朝老臣们在这方面也轻松碾压他们。
  
  所以这次科举取士,所有的监考官都是老臣。
  
  即便是蒙毅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没有摊上一个监考的职务。
  
  不过,在新朝的臣子们之中,扶苏却是一个特例。
  
  大秦国家银行这个考点中的考生,全部都是报考了美洲相关的之物,准备跟随扶苏远赴美洲的之人。
  
  这种事情,自然必须要扶苏亲力亲为。
  
  之前说过,如今美洲的状况,对于大秦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地。
  
  首先,美洲至今没有什么成型的国家观念,当地土著大多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各地,逐水草居。
  
  美洲两面临海,气候适宜,水草丰茂。
  
  可以说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并没有任何天敌,甚至连基本的生存压力都不存在。
  
  在赵昆看来,扶苏一旦到达美洲,使用一些手段,建立隶属于大秦的政权,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美洲土著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欲望,利用人的欲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赵昆从来不怀疑扶苏在美洲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但拿下美洲的土地容易,但是将美洲容纳入如今大秦的发展体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无数人事无巨细的辛勤耕耘。
  
  这个考场之中选拔出来的士子,便是将来羁縻美洲的主力。
  
  既然是扶苏的直属手下,那么让扶苏监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与赵昆所料的一样,这个考场之中的士子基本上来自于儒家。
  
  而是试题是扶苏委托自己的老师淳于越,邀请一些儒家大佬出的。
  
  扶苏深谋远虑,在试题的设定过程之中,力排众议,要求淳于越,摒弃那一套内圣外王的思想。
  
  内圣外王儒家一直以来推广的一套思维逻辑,说白了就是对内以安抚为主,对外以征服为主。
  
  但是扶苏从赵昆口中了解到美洲的情况之后,就认为这一套方针对于美洲并不实用。
  
  这几个月,他一直都跟卢生以及跟随卢生出海归来的船员们畅聊。
  
  可以说如今的大秦,除了这些人,就属扶苏对美洲的了解最为深刻。
  
  所以扶苏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心里门儿清。
  
  这个考场之中的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考察这些士子们应对政务的能力。
  
  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必然有无数繁琐的事情。
  
  扶苏有大秦作为后盾,自己出身皇族,并非野路子,对于这些东西,自然是门儿清。
  
  当然,他也有考虑录取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比如说试题之中有一道,便是让士子们描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
  
  美洲土著的语言体系自然跟大秦完全不同,想要快速进入节奏,将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需要一些语言方面的天才。
  
  科举考试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一道题的分值,通过打分综合评判,最后以总分高者取胜。
  
  至少在扶苏这里不存在这种情况。
  
  跟随赵昆日久,扶苏比谁都清楚,其实没有所谓的废柴,只有放错了位置的人才。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只要其才能对自己有用,那便足够了。
  
  此时,扶苏站在一位士子的身后。
  
  这位世子虽然是儒生,但是对前面关于儒家的基础问题回答的一塌糊涂。
  
  显然,这家伙书读得很差劲。
  
  但就在这道奇葩的语言题.上,他比别人回答的内容都多。
  
  扶苏站在这位士子身后观察了半晌,不由得笑了起来。
  
  根据这个士子在试题上的描述,他自己有相当高的语言天赋,每到一个地方不出半个月就能够熟练的应用当地的方言与当地人交流。
  
  或许是因为前面的试题空缺太多,让这位士子心生惴惴,所以在这道他能答得上来的题之中,这位士子写了满满一页。
  
  除了描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之外,他还具体阐述了,自己学习语言的办法。
  
  居然列出了足足十九条。
  
  扶苏挨个看下来,不由得肃然起敬。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正才与歪才之分。
  
  所有的才能,只要找对地方,都有用武之地。
  
  不然昔年的鸡鸣狗盗的故事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当初孟尝君出是秦国,却被秦昭王借故扣押。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公子,他好养门客,据说有三千之多。
  
  不过这些门客的素质,良莠不齐。
  
  有些人只是会一些鸡鸣狗盗之术,也被孟尝君奉若上宾,让其他国家的权贵极为不齿。
  
  但是,就是这些鸡鸣狗盗之辈,在关键时刻救了孟尝君一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