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331章春闱已至,战前科举,人才辈出

第1331章春闱已至,战前科举,人才辈出

第1331章春闱已至,战前科举,人才辈出 (第2/2页)

当沉重的号舍木门被从外面闩上,“咔哒”一声,仿佛隔绝了整个世界。
  
  只剩下面前空白的试卷,和窗外偶尔掠过的、象征监考官的巡绰身影。
  
  考题发下,策论题目紧扣时务,既问经国济世之道,也隐晦地触及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与战后重建,还细分到了如何治理一县甚至是区区一镇一乡。
  
  士子们或凝神苦思,或奋笔疾书,在这方寸之地,倾尽毕生所学,书写着各自的抱负与答卷。
  
  而科举考试,这些考生们数十载寒窗苦读,可不是这么一天就可以奋战完的,需要连续考上好几天。
  
  等到考完最后一科,士子们鱼贯而出的时候,一个个形容憔悴,脚步虚浮,如同经历了一场大病一样。
  
  这个时候,考生们倒是轻松了,接下来在放榜之前,一些富商或者是一些大儒名士,不乏会有以私人名义来邀请这些考生们参加一些私人活动,尤其是一些名声在外的。
  
  万一这些人之中有人中举了,可以提前拉拢一些关系。
  
  甚至,除了私人之外,有的时候,官方同样会给这些考生们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
  
  可是,相比之下,主持科举的那些官吏们这个时候可就要头大了,科举之中,得尽可能的公平公正,实行“糊名”和“誉寻”制度。
  
  每一次科举,都基本有几万考生,多的时候,甚至会上十万,这些惯例要抄这么多份考生的答卷,可想而知,他们这段时间的郁闷。
  
  而时间,就在这种紧张与轻松相互交织的情绪之中,不缓不慢的过去了。
  
  不知不觉之间,来到了三月中旬的时间。
  
  “试卷都审完了?”
  
  烛火通明的御书房之内,王羽望向侍立在一旁的蒯亮、柳还真、杨彪三名科举主持的官员道。
  
  王羽的声音之中,不由得带起一丝疲倦,他的御案之上,摆满了堆积如山的各地粮秣调度文书。
  
  礼部尚书蒯亮连忙躬身,双手奉上一份厚厚的名册,并递交给作为内侍大监的赵高。
  
  “回禀陛下,三场考卷,经各房同考官初荐、主考官复阅,最终名次已由翰林院掌院蔡伯喈及臣等会同拟定,誊录于此,恭请陛下御览钦定!”
  
  赵高弓身接过来之后,送到王羽的桌前,但他却并没有立即打开。
  
  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说说看。”
  
  王羽抬眼,目光缓了缓道,“这次,各地士子,考得如何?尤其是,新附的河南、青北、广阴三道,各地士子中举者几何。”
  
  回答的是柳还真,他的辈分可是比王羽大了两倍了,是白若兰之母许幽若的伯舅那一辈。说起来,同样和王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
  
  不仅是有名的大儒,而且同样是天人级别的高手。
  
  柳还真上前一步,声音沉稳:“陛下明鉴,此次科考,因陛下圣谕‘天下一体,唯才是举’,各地士子踊跃。试卷已弥封誊录,绝无偏私。论文章经义,四河腹地、青地才俊,底蕴犹在,答卷多显扎实厚重。”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然,令臣等意外的是,燕地士子,虽处边陲,饱经战乱,然其策论之中,多言边务、屯田、安民之策,切中时弊,锋芒毕露,颇有见地!”
  
  “剑澜、西平等地士子,虽文风略显质朴,然其论及或商贸、或稻作、或外夷风物,见解独到,务实可用,尤以论述如何因地制宜、稳固新土之策,令人耳目一新!”
  
  礼部尚书蒯亮补充道:“陛下,此次科考,虽顶尖名次仍多被四河、青地才俊占据,然四百一十八名进士之中,来自北地边郡及西平、剑澜故苍之外土地者,已逾五十之数!此乃陛下‘天下一体’之政初见成效!”
  
  “五十!”王羽低声重复了一遍,手指停止了敲击,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要好。
  
  虽然这个数字平均下来,远远低于故苍那些道的人数。
  
  不过,这两个道毕竟和故苍那些道有根本的不同,有50多人录取,也大概可以猜测出一个这两个道参加这一次科举的人数。
  
  既然能有这么多人愿意参加他们大汉的科举,那么,也间接反映出了这两个道对于他们大汉的认同性。
  
  王羽这才伸出手,打开了桌上那份沉甸甸的名册。
  
  “张说、蔡泽、魏冉、白居易、杨修、杨万里、杨慎、柳如是、傅善祥……”
  
  简单一眼扫过去,这个上面熟悉的名字还真不少。
  
  尤其是,柳如是这么一名女子,也入了进士,虽然只是三甲最倒数的,但也颇为难得了。
  
  还有傅善祥,同样是女子,她的排名,就要高的多了,也入二甲。
  
  不过,这个排下来的榜单的排名,其实并不是最后的排名。
  
  放榜之后,还要经过一次殿试,重新由皇帝给他们排名。
  
  一般来说,殿试也只是排个名,尤其是一甲那几位,不会再将他们淘汰。当然,如果殿试之中真的检查出什么极其拉胯的,该淘汰也还是要淘汰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并非是系统人物,但却在本土之中相当有名气的,如柳先开、柳崇景、张养,此外还有诸葛五英的诸葛千与诸葛秋。
  
  “柳爱卿、杨爱卿,杨、柳两家不愧累世名门,果真是人才辈出!”
  
  简单的瞅了一眼,王羽光是姓柳的和姓杨的,各自就有二十多个。而且,大多数的排名都不低。
  
  除此之外,虽然并非是两家本家,但却是这两家门生的,这个数量绝对只会更多。
  
  对此,柳还真与杨彪也是不置可否,他们两家子弟有本事,他们总不能把他们家中子弟的名字从科举榜上扒下来吧!
  
  毕竟,他们两家上榜的这些人,杨修、杨万里、柳先开、柳崇景等人,甚至是女子之身的柳如是,哪个没有真才实学?
  
  “明日放榜。”王羽合上名册,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就按你们拟定的名次,告诉这些新科进士们,他们的文章,朕看了。写得好的,朕记下了。写得不够好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等授了官,去地方上,给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用实打实的政绩写!”
  
  “臣等遵旨!”礼部尚书蒯亮和另外两人齐声应道。
  
  王羽挥了挥手,两人恭敬地退下。
  
  御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烛火跳跃。
  
  王羽的目光重新落回各地的军报上,但那份名册的重量,仿佛还留在他的掌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