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1805 >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1/2页)

大明的大规模电渣重熔炉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朱靖垣的预料。
  
  应该是因为,朱靖垣前世的电渣重熔技术开始应用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年代了。
  
  当时战列舰已经淘汰了,没有为了大口径舰炮的生产而立刻上大吨位的需求。
  
  陆军的火炮用一两吨的电渣炉就足够用了。
  
  现在的大明,电渣重熔技术出现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的性能不达标的问题,从一开始就直奔大吨位去的。
  
  关键是还有朱靖垣提供的成熟经验,跳过了大量的摸索和试错的环节。
  
  从实验开始到现在,总共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五十吨级的电渣炉
  
  正在攻关的百吨级的电渣炉,估计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完成。
  
  朱靖垣在炉子和火炮实验成功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今天终于看到火炮实物的时候,还是颇为感慨的。
  
  这门新火炮,口径是四百二十号米,炮管长度是口径的五十倍,也就是二十一米。
  
  炮管里面能够直接塞进去十个成年人。
  
  一根炮管一百二十吨,炮管使用了内外三层嵌套的结构,也就三炉钢造一门炮。
  
  刻有膛线的内层,是使用中磨损最严重的,可以单独拆下来更换。
  
  不过也要在工厂里面进行。
  
  加热外管膨胀,把内管抽出来,换上一个新的内管,冷却自后再次收紧。
  
  所以舰炮仍然要有备用炮管。
  
  用上了朱靖垣上辈子所有战列舰都没用上的电渣重熔钢,这门炮的性能也远远超出了历史上同级别的的火炮。
  
  以与四百零六毫米的衣阿华级舰炮的重量,达到了四百六十毫米的大和炮的性能。
  
  原本历史上,大和的四百六十毫米口径的主炮,穿甲弹重量也才一千四百六十公斤。
  
  这门四百二十毫米口径的火炮,就能打一千五百公斤的穿甲弹,而且炮弹飞出去的速度还比大和炮的穿甲弹更高。
  
  只是要保持这个状态会加快炮管膛线磨损速度,让火炮内管的寿命降到意大利人的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嗑药炮的级别。
  
  正常的战列舰舰炮寿命通常在两百到三百发,维内托只有不到一百五十发。
  
  如果使用衣阿华级相同的弹重比,使用一千三百六十公斤炮弹的话,那炮管寿命又明显超过了设计指标,至少超过三百发,很可能会超过四百发。
  
  朱靖垣听完了李锐的说明之后,下意识的追问说:
  
  “那折中一下呢?略微降低一下炮弹重量,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锐稍微迟疑了一下:
  
  “属下其实按照现有的实验数据估算过类似数据,如果炮弹重量降到一千四百五十公斤以下的话,炮炮管寿命应该就有两百发以上了。”
  
  朱靖垣听了下意识的点头:
  
  “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不当做主要的验证目标去测试?
  
  “而且还我看李工还吞吞吐吐的,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
  
  “咱们都合作那么长时间了,你们跟我还忌讳什么?”
  
  李锐是工匠出身的官员,本来性格就比较直接,当初第一次见到朱靖垣的时候,面对稍微有点敏感的问题,仍然直接自报家门了。
  
  现在李锐也没有多少迟疑,就直接说了自己部门内的一点小问题:
  
  “有工匠质疑我的决策有问题,当初就不该用折中的一百二十吨作为目标吨位。
  
  “如果选择一百一十吨的目标吨位,可能正好适合一千三百六十公斤的穿甲弹。
  
  “如果继续放大一些,选择一百三十吨,可能也正好适合一千五百公斤的炮弹。
  
  “所以有一些工匠要求修改火炮的指标,重新制造这批火炮。”
  
  大口径战列舰舰炮,就算是用成熟的技术指标制造,纯粹制造时间就要按月算。
  
  要是重新修改指标,重新试生产,折腾个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
  
  额外浪费的成本会是一个非常高昂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六万吨战列舰已经设计完成了,船厂已经动工开始建造船壳了。
  
  战列舰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舰炮。
  
  舰炮的的尺寸和重量,是战列舰上最重要的指标。
  
  这个时候修改舰炮的设计指标,跟着炮塔的指标也要修改再测试。
  
  最后不仅成本浪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装舰工期。
  
  甚至附带的要求修改战舰设计,进而拖慢战舰建设工期。
  
  这就是给李锐出难题啊。
  
  朱靖垣看了看周围,故意直接反问说:
  
  “因为李工你七年升六级,从主事直接干到侍郎了,所以有人眼红了吗?”
  
  李锐没有回答,差不多相当于默认了。
  
  这种问题也没办法回答,无论正反方都是抓不到切实证据的。
  
  于是朱靖垣看了看周围,坚定的给李锐站台,颇为大声的继续说:
  
  “一千五百公斤的炮弹重量,只是我当初随口提的一个方向。
  
  “其实我当时没想到真的能实现,真的可以用一千五百公斤这种级别的炮弹。
  
  “我是本着求其上者得其中的思路给了一个让大家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一百二十吨这个炮身重量就挺合适的,目前得到的性能我也是很满意的。
  
  “接下来,就略微降低炮弹重量,继续进行射击精度和膛线磨损测试。
  
  “这次我给个准确数字,穿甲弹重量一千四六十公斤。
  
  “同时降低一些炮口速度,七百六十米每秒和七百八十米每秒之间就好。
  
  “在这种吨位下,降低初速未必会明显降低威力。
  
  “甚至于,炮弹的弹道曲率会更大,在远距离上的水平穿深应该会增加。
  
  “我们有了四百二十毫米的舰炮,这种战列舰的作战距离可能要从三十公里开始了。
  
  “在这种距离上,炮弹侧面打击敌舰侧舷的垂直主装甲,会变得非常无力的。
  
  “反而是吊顶砸甲板会更加的有效。”
  
  周围没有人一个人吭气,都知道朱靖垣这是给李锐站台了。
  
  李锐自己也完全明白了,所以情绪明显有点激动了:
  
  “殿下,如果这样降低炮口初速同时降低炮弹本身的重量,那按照现有的内管膛线寿命执行标准,肯定是能达到两百五十发以上的寿命了。
  
  “而且您的理论完全正确,降低炮口初速远距离吊射,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的确能够增加对敌舰水平装甲的穿透能力。”
  
  朱靖垣倒也不完全是为了给李锐站台,这本来都是理所当然的决策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