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1805 >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 (第2/2页)

把已经调整好的参数,完成了试生产的一百二十吨的舰炮,硬要换成差不离的一百一十吨或者一百三十吨的舰炮,重新定参数和试生产,那才真的是是瞎折腾。
  
  谁要为了这点指标去返工,那这个人才是要接受问责的。
  
  关键是,这种级别的舰炮的威力,其实已经完全够用了,已经超出全世界十到二十年了。
  
  朱靖垣给的两个指标,基本上就是按照历史上的大和的四百六十毫米炮来的。
  
  大和的九四式四十六厘米舰炮,就是朱靖垣上辈子历史上实际服役的最大威力舰炮了。
  
  现在大明这门炮造出来,就直接对标了上辈子的极限数据了。
  
  而且,大和炮的重量是一百六十五吨,朱靖垣现在这门炮的重量只有一百二十吨。
  
  一艘船装九门炮的话,火炮炮管本身的重量,就直接差出四百吨了。
  
  再加上炮管轻了一大截,那么炮塔的重量也会跟着降低一大截。
  
  在威力近似相同的情况下,火炮组重量能够直接节省一千到两千吨。
  
  朱靖垣跟着爷爷一起参观了火炮试验场,观看了实际的打靶测试环节。
  
  这种级别的火炮最大射程,都是超过四十公里的,实际作战射程也在二十公里以上。
  
  实际上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用望远镜也很难观察。
  
  朱靖垣和朱仲梁过来视察就是给工人和工匠们打气的。
  
  实际测试的时候,朱靖垣主要是在跟李锐讨论,了解他们已经实际测出来的各种指标。
  
  按照朱靖垣的理解,这门火炮的精度也是超过二战的战列舰的。
  
  根本原因还是工艺层面的提升,它享受到了原本历史上没有战列舰享受到的技术。
  
  测试结束之后,朱靖垣和朱仲梁一起,带着李锐、汪莱为首的军械部官员和大工匠们,一起在展示的火炮炮管前面合影留念。
  
  第二天朱靖垣和爷爷又跟着李锐、汪莱去了同样重要的锅炉和轮机厂。
  
  这边的情况让朱靖垣同样有些惊喜和感慨。
  
  电渣重熔钢的作用,在整个高端工业系统中遍地开化,在锅炉和轮机上同样起到了作用。
  
  最新的,全封闭式增压小水管分体锅炉,单锅炉功率达到了两万五千马力。
  
  这样八台锅炉就能实现二十万轴马力的功率。
  
  同时在管道、阀门、齿轮、轴承、主轴等动力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全面的减重。
  
  最终预计用在六万吨战列舰上的二十万马力的动力系统总重量只有四千吨。
  
  单位功率达到了每吨五十马力。
  
  关键是并没有降级使用巡洋舰级别的指标。
  
  各项设计的可靠性指标,仍然超过技术升级之前的五千吨战列舰动力组的标准。
  
  朱靖垣看着那些庞然大物的机械,听着李锐介绍这些数据,心中再次回想起了上辈子看到的那些数据。
  
  大和的动力系统五千三百吨,总功率十五万马力。
  
  衣阿华的动力系统四千四百吨,总功率二十一万马力。
  
  现在大明的锅炉和轮机技术指标直接追平了二战后期的美国了。
  
  实际上应该是设计水平和经验还达不到,但是生产工艺却已经超过了。
  
  未来十几年,大明的工业水平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应该能够迅速提升到冷战时代。
  
  第三天,朱靖垣和朱仲梁又去了装甲钢厂。
  
  钢厂正在对电渣焊接技术在装甲钢安装上的应用做最后的验收。
  
  电渣重熔钢和电渣焊接技术可以算是双胞胎。
  
  既然搞电渣重熔钢,那就理所当然的要把电渣焊技术点出来。
  
  电渣焊技术也是在二战结束后才实现工业化的技术。
  
  战争虽然能推动技术的发展,但实际上往往是推动成熟技术的升级,同时还会限制新技术的验证和应用。
  
  电渣焊能够实现大厚度的装甲钢焊接。
  
  焊接相比传统的铆接和螺接,能够明显的降低结构重量。
  
  与此同时,从现在开始的新战舰,也将完成朱靖垣的另一份新设想。
  
  “全装甲钢制造”。
  
  就是战舰本身,不只是应该有装甲的地方,使用装甲钢来做安装覆盖。
  
  整个战舰的结构框架,也使用均质装甲钢来搭建。
  
  同时,不只是战列舰,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全部使用这种标准来建设。
  
  装甲钢的成本当然高过结构钢,但是这么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战舰本身的结构强度当然更高了。
  
  同时,这实际上了统一了结构钢和装甲钢,将两种工程材料合并成了一种。
  
  统一生产,更大规模的生产,当然是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
  
  也许单独作为结构钢来算是成本当然升高了,但是最终战舰建设成本却不会明显升高。
  
  这种思路绝大部分相关产业的工匠和工程师其实都明白。
  
  但是能做出实际决定的人不多。
  
  关键是,真的这么去做,能够实际收到效益的国家,现在可能也只有大明了。
  
  关键还是规模和数量要达到一定数量级。
  
  朱靖垣上辈子的历史上,二战期间只有美国人这么干。
  
  美国人的驱逐舰不设计装甲,但是全身结构都是装甲钢建造的。
  
  而日本人的正常装甲钢都不够用了,根本不可能拿装甲钢去生产战舰框架结构。
  
  朱靖垣也是有上辈子美国人的经验,才非常坚决的要求自己老爹做出了这种决定。
  
  现在看来,技术验证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李锐拿着一份资料非常热情的向朱靖垣报告自己确认的情况:
  
  “对接形式的焊接接口牢固程度非常高,能够基本持平母材的水平……
  
  “也就是说,通过焊接拼合的钢材,和完整的一体生产出来的钢材,强度是基本相当的。
  
  “大规模的应用焊接技术,能够非常明显的降低舰体结构重量。
  
  “还能够能够明显的加快战舰建设的速度。
  
  “其实以前我们就知道这两个优点,但是战舰建设上却始终没有大规模使用焊接。
  
  “关键还当初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实现全面的焊接组装。
  
  “现在有了电渣焊技术,让这些技术在战舰上的应用都成为了可能。
  
  “我们现在设计完成并开工建设的战舰,其实可以说是用六万吨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以前七万吨都未必能实现的性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