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农业狂魔 > 第416章 麦田守望者

第416章 麦田守望者

第416章 麦田守望者 (第2/2页)

“以后喊徉董,坐下坐下,有瓜子吗?”
  
  “???”
  
  “你们不要紧张,我打算了解一下职工涨薪的意愿是否强烈。”
  
  “???”
  
  徉融的想法很简单。
  
  一切为了集体。
  
  先照顾好小集体,让每一个人都干的开心。
  
  再照顾好大集体,让更多人干的开心。
  
  同时不能落后。
  
  ·
  
  下午。
  
  远东贸易公司时隔一年,破天荒的再次举办户外活动。
  
  打雪仗、滑雪橇、堆雪人、雪地烧烤···
  
  昔日的总经理,现在的董事长徉融,甚至主动献唱和扭秧歌。
  
  ·
  
  是夜。
  
  远东贸易公司的职工们,集体向浮屠寺和东岳道门申请紧急救援。
  
  ‘不好了,徉董被脏东西附身了!’
  
  ···
  
  另一边。
  
  从远东贸易公司离职的十几个小姑娘,踏上南下的旅途。
  
  首先是:03年中旬通车的G7高速铁路线。
  
  梅河口→沈城→山海关→京城奥体。
  
  其次是:G1高速铁路线。
  
  京城奥体→北河阜城→聊市转口贸易区→十里营街道韩垓西交通枢纽。
  
  最后是:厂内1号线。
  
  韩垓西交通枢纽→十里营→小清河→肥市北郊→泰市西郊。
  
  “叮咚~国际奥体站到了,请乘客朋友们有序下车···”
  
  伴随提示,十几个小姑娘拎着各自行李箱,傻乎乎的走出车站。
  
  “车票好贵啊,我快要后悔离职了。”
  
  “不知道小余老板给不给我们报销。”
  
  “应该不差这点钱,当初他去阿富地区找二爷,我从家里借了3000块给他当路费,他后来给了我3万。”
  
  “此一时彼一时,好多人都说他卖了远东贸易公司,套现跑路了。”
  
  “那就更有钱了。”
  
  “你们说,小余老板会不会骗咱们?听说南方的骗子,专门骗漂亮的送去东莞。”
  
  “有老板娘在,怕啥。”
  
  “女人下起手,更狠啊。”
  
  “就跟你不是女人似的。”
  
  叽叽喳喳中,众人拿出没被回收的职工卡,根据里面的短信,找到约定见面的地标。
  
  片刻后。
  
  一辆运输牛羊的半挂,开了过来。
  
  司机探出车窗,朝下摆摆手,示意上车。
  
  小姑娘们看着脏乱不堪的车厢,还有成堆的羊屎蛋,目瞪口呆。
  
  “完了完了,这是把我们当肥羊啊!”
  
  “好臭~~”
  
  “我们真要上?”
  
  “忍一忍,见到小余老板再说其它。”
  
  蓦然,司机怒气冲冲的跳下车,“你们几个干嘛呢?爬我车做什么,赶紧让开,没看到脚底下的字吗,货车专用地下车库入口,禁止占用!”
  
  “···”
  
  “赶紧的,再耽误会,我可就要被扣分了。”
  
  “···”
  
  十几个小姑娘目睹大货车开进地下,集体在风中凌乱。
  
  这时,其中一个小姑娘的职工卡传来信息提示。
  
  “你们到哪了?”
  
  “在地标附近呢。”
  
  “进来啊!”
  
  “哪?”
  
  “三元高科!”
  
  众人齐刷刷回头。
  
  身后的广场上,一座类似基因链的建筑,螺旋升天,直冲云霄。
  
  而建筑底部,四个采用磁悬浮技术建造的金属字体,映入眼帘:三元高科。
  
  “卧槽,小余老板的公司这么大?”
  
  “牛比!!!”
  
  小姑娘们拖着行李箱,撒欢似的直冲建筑正门。
  
  然后···
  
  裙楼左侧的拐角处,一个破破烂烂的两层自建房门口,夜思梦想的小余老板,正骑着一辆陈旧的二八大杠,跟众人挥手打招呼。
  
  小姑娘们齐刷刷止步,先瞅瞅科幻级别的摩天大楼,再瞅瞅低矮的自建房,然后瞧瞧衣着普普通通,似乎比在梅河口创业还要落魄的身影···顿时全哭了。
  
  半小时后。
  
  泰市西郊,奥体CBD(中央商务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
  
  一个略显邋遢的小胡同内。
  
  “为什么啊!”
  
  十六个小姑娘坐在小马扎上,围着低矮的方桌,一边吸溜米线,一边委屈的落泪。
  
  “我们可是放弃大好前程,才跑来跟你创业。”
  
  “哪曾想,条件还不如当初创办远东贸易公司呢。”
  
  “就连住处,都没暖气。”
  
  “还是农村院子!”
  
  余阳听着抱怨,点支白将军香烟,惆怅万分,“没办法,咱一没人,二没背景,三没枪杆子,却一下子赚到那么多钱,肯定会被抢啊。”
  
  “那小余老板,你打算干点啥?”
  
  “他们抢了我的东西,等于欠我人情,我准备利用这些人情,二次创业,做智能产品。”
  
  “啊?你懂计算机?”
  
  “略懂略懂。”
  
  “不对啊,三系科技厂报曾说过,人工智能和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要看个人理解。”
  
  余阳眼看众人吃的差不多,拿出一张红钞,看向驻外养老,实则照顾厂外创业者的摊位老板,“张婶,结账。”
  
  “哎,三···阳阳,这些都是你同学?”
  
  “是啊···来来来,姑娘们,这是看着我长大的张婶,小时候每次做好吃的,都会送我一份,咱今后在这吃饭,可要多照顾照顾张婶的生意。”
  
  “张婶好!”
  
  “哎,那年头,哪有什么好吃的,无非是马蜂菜做的饼子,杂面拌的面条菜,河里摸的乌噜牛(小蜗牛)。”
  
  “我喜欢吃这些。”两个小姑娘举手道。
  
  张婶乐呵呵的找零,“那我明天给你们做。”
  
  余阳暗中低声道:“啥季节?”
  
  “咱大棚里有啊,明天带过来就是。”
  
  “我要艰苦创业。”
  
  “行,明天给你带窝窝头,啃咸菜疙瘩。”
  
  “···”
  
  吃饱喝足后。
  
  众人回到三元高科裙楼的侧旁。
  
  眼前的自建房,上下各12间,最左侧可进出车辆,后面带个足球场大小的院子,外围还有几间平房。
  
  “小余老板,这是你家?”
  
  “不是,是一个钉子户的,要价2000万,开发商认为不值,最多给100万,双方始终谈不拢,就僵持起来,后来他扛不住,把房子卖给了我。”
  
  “为啥扛不住?”
  
  “来了个阿罗汉,说这里闹鬼,钉子户当天就搬走了,宅子也大降价,可惜全国没人敢要,最后我花10万买了下来。”
  
  “···”
  
  “哎哎哎,你们走啥?”
  
  “我们怕啊!”
  
  “怕个毛啊,我请道长做过法了。”
  
  又是半小时后。
  
  众人走进自建房。
  
  一楼除了最左侧通车的一间,其余全部联通。
  
  并且钉子户为了增加建筑面积,向后扩建了十余米,令里面犹如一个停车场。
  
  余阳拿到房子后,令人分区域铺砌了木板、瓷砖、仿真草皮、玻璃墙。
  
  又在院子里打造了沙地、泥坑、碎石、斜坡、水坑···
  
  “小余老板,咱们不是做智能产品吗?”
  
  “是啊。”
  
  余阳说着,从角落里抱出一台用多款线材、各类电路板、众多传感器、众多三系真空电子管、多个雷达模块拼接,直径约五十公分,整体犹如大王八的机械装置。
  
  其底部拥有两个独立轮子,侧旁拥有两条机械臂,正面有一块巴掌大的单色绿屏显示器。
  
  “瞧,这就是咱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合作伙伴,麦田守望者,可以喊它小麦、麦子、阿麦。”
  
  “能干啥?”
  
  “可以隐藏自身,可以精准割草,可以攻击飞鸟,可以追踪偷麦子的人。”
  
  “怕不是三元农业都不会采购这玩意吧?”
  
  “这是母机,只要咱们训练出来,就可以从综合大模型中剥离小模型,再注入独立数据库,然后就能研发出一系列超前产品。”
  
  “比如?”
  
  “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自动剪草机、无人机捕捉器、自动追踪器、管道探测器、深井勘探器、智能排雷机、水下机器人···”
  
  小姑娘们目瞪口呆,“那我们能干啥?”
  
  “训练它啊,分成4组,每组训练四小时,我在后台记录数据、剥离小模型,然后去拉赞助,等有了钱,再请三系企业代工生产,接着开卖。”
  
  “真可以?”
  
  “相信我!”
  
  余阳说完,瞅到老同桌归来,招招手,“来来来,咱们和小麦一块合个照,记录艰苦的创业环境。”
  
  ···
  
  次日。
  
  余阳带着小姑娘们,窝窝头就咸菜,再次记录下没苦硬吃的艰难创业历程。
  
  随后开始上班。
  
  智能机器人,肯定非常难搞。
  
  但基于AI研发智能机器人,只要理解研发逻辑,哪怕不懂程序,基本也可以搞定。
  
  就像麦田守护者。
  
  先建造一个空旷的房间,让它跑。
  
  如果撞墙,那就找AI匹配一套传感器,加载到原始机型中,避免碰撞。
  
  如果提前制动,那就找AI匹配一套雷达,距离制动。
  
  如果想让它快要碰触墙体的时候,自动拐弯,那就让AI设计一款驱动,再加装变速器、变向系统。
  
  如此,原始机型就可以在空旷的四方形房间里,自由自在的奔跑。
  
  接着改变户型,把房地产开发商经常使用的户型,按照比例照搬过来,继续让机器人奔跑。
  
  或增加传感器,或增加雷达,或进行相关调着。
  
  期间,借助AI重新设计控制芯片,增加逻辑;迭代电机驱动,提高功能性。
  
  然后在房间里有序部署常用的电视机柜,常用的沙发桌椅,常用的家用电器···继续让机器人跑。
  
  期间,再次借助AI重新设计芯片···
  
  等到成熟,更改地形,继续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场景训练可以让AI模拟,借此降低训练量,加快研发速度。
  
  所以AI是个跨时代产物。
  
  可能会有人说,训练场景全都十分常见,某些偏门户型怎么办?
  
  这涉及‘用户体验改进计划’。
  
  或者说,训练的这些常见场景,是为了满足绝大多数人使用要求。
  
  目的是拉动销量,让人买回去使用,借此填充机器人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专业模型。
  
  如果‘无法满足需求’的客户买回去,只要机器人跑起来,相关数据上传,整个过程相当于一次全新的训练,反而有利于机器人成长。
  
  并且这类客户越多,数据拓展越快,专业模型越完善,机器人也就越聪明。
  
  所以,无论麦田守望者今后用来做什么,收割麦子也好,打鸟也罢,甚至用于战争,它都必须拥有足够庞大的使用群体。
  
  这些群体,包括扫地机器人客户、擦玻璃机器人客户、自动剪草机客户、自动追踪器客户、管道探测器客户···
  
  最终,所有用户的数据叠加、筛选、优化,组成大数据库,众多小模型综合、拼接、优化,构成大模型,再辅以AI控制。
  
  一款多用途智能机器人也就诞生了。
  
  当然,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进行研发。
  
  犹如之前考虑的智能汽车,需要5~10年。
  
  “小余老板,咱们公司叫什么名字?”训练原型机的小姑娘,大声询问道。
  
  “麦田守望者,简称MT。”
  
  余阳坐在电脑前,跟哥哥们一块攻沙,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至于记录数据、剥离小模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咱是大当家。
  
  这时,通讯器传来两条紧急通知。
  
  [北美爆发狂牛病,东方、倭岛、巴西、加拿达、澳呆利亚、欧盟成员等囯,宣布禁止进口北美牛肉。]
  
  [波斯发生强烈大地震,3万余人死亡,10余万人无家可归,波斯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
  
  “果然是,天佑三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