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后的火候 (第2/2页)
“这意思我明白。”
安知鹿点了点头,他知道河北这些氏族的意思,只要他肯表达出这意思,估计和这些氏族称兄道弟就顺理成章,这些氏族也渴望有一个人能够带着他们真正打出一番天地,若是让他们知道收复松漠都督府和得到曳落河也已经是商议好的事情,那绝对能够获得他们的全力支持,但他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道,“还差一点火候,你们先帮我稳住他们,我还需要一些时间。”
晏庄和章通儒微微皱眉。
两人都有些不太好理解。
安知鹿微微一笑,道,“现在大唐的人都戏称太子是蛊王,我得让他再折腾一下,然后我这个蛊把他这个蛊王的东西再接过一些,才能真正的水到渠成。”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太子用血蛊的手段秘密蓄养血蛊军和控制岭南吴氏的做法,自然也不可能瞒天过海。
现在在大唐所有人眼中,清河崔氏和岭南吴氏自然成了大冤种。
但太子蛊王的诨号同时也不胫而走。
和太子那些幕僚所担心的一样,太子这名号一传出去,所有人顿时觉得和太子合作,就会被太子吸血,最终还要沦为被他控制的行尸走肉。
不过太子自己倒是释怀了。
口碑再好又有什么用,只要自己处境堪忧,绝对不会再有人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
锦上添花不缺人,雪中送炭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重新把江陵打回来,比什么都强。
安知鹿在营州还觉得缺一些火候的时候,已经连战马都宰杀干净的霍问鼎终于接到了太子的大军开始攻打江陵的消息。
江陵的守将还是王云岫。
此时的王云岫已经在大唐有了些名气,但现在安知鹿的势力越大,就越是显得他当时谈判失败,再者琅琊王氏现在觉得这人守城和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就索性让他在江陵好好的呆着。
卢氏的军队早已从江陵撤走。
卢氏本身出兵攻打江陵,也只是为了解决隐患,而太子之前用兵奇诡,又擅长闪击,他们自己有洪州、岳州需要设防,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军队给王云岫卖力。
这是你们琅琊王氏图谋的地盘,那你们琅琊王氏自己守好。
王云岫当然拼了命的募兵练兵,但即便如此,江陵城中的守军也只有两万多,而太子气势汹汹扑到江陵的大军则已经超过四万。
王云岫的烽燧台到处都是,自然早就知道了太子的动静,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应对又是一回事,太子能够这么快率军杀来,琅琊王氏的确也收刮不出什么军队砸过来。
就在太子的先锋军准备开始攻城的前夜,江水之中却开始弥漫令人作呕的恶臭。
太子的斥候发现江水之中出现了很多腐烂的牲畜尸体,这些尸体色泽古怪,溃烂严重。
接着,他们听到很多传言,说江陵一带已经爆发瘟疫,很多人和牲口传染了之后都是浑身溃烂。
这顿时让太子和他的幕僚们有些惊疑不定。
制造疫疾不是简单的事。
他们肯定没有在江陵设法散播疫疾,尤其是想要很快攻陷这座城的时候,他们肯定不想这座城里有瘟疫存在。
他们之前在别处城池散播疫疾的谣言,那也是让来援的唐军忌惮,用这种谣言来阻断别处过来的援军,好让他们安心攻取眼前的这座城。
但眼下这江陵有瘟疫,他们的大军反而有些人心惶惶了。
也就在这天晚上,江陵一带的山林之中,突然有很多细碎的火光在流动,就像是有很多“鬼火”在飘荡,到了清晨时分,江陵到处都流传江陵城有神灵保护的谣言。
太子从黔州带出来的军队对这种传言是不怎么怕的,但岭南带出来的军队却十分忌惮,岭南的人都十分相信鬼神,这么一来,太子看军心不稳,只能反过来学潭州萧子固的那一套,他让一些修行者假扮蛮民祭祀,办了场法事,说已经告知神灵,而神灵反过来会庇护他们。
至于所谓的瘟疫,太子也令人查验过,估计这些腐烂的牲畜是王云岫早就宰杀了,故意在一些地窖里闷得腐烂再丢入江中,就只是为了吓唬他的军队。
于是太子又假模假样的烧了很多符箓制成符水,让准备攻城的军队都喝了符水,保证肯定没问题了。
因为江陵城东南东、南两面直接濒临长江分支水道,且太子的先锋军斥候发现王云岫估计是忌惮太子战船众多,又担心太子有样学样,直接靠近城墙在江边堆出土台攻城,所以在这两侧布置有大量军力,反倒是陆路西门的军力不如这两侧。
所以太子的先锋军直接就选择集中军力,从西门猛攻。
王云岫在襄州疯狂挖河,但在接手了江陵城防之后,却是没有搞这一套,江陵的护城河河宽六到七丈,深不到一丈,太子的先锋军将领叫做余哲,测过了深度都没有变化之后,便立即用了最常规的土山压制法,在护城河边垒土筑台,架设弩机,掩护民夫运土填河。
太子最初回援江陵的一万多军队按照太子的命令,也在沿江找了大量的民夫,和当时王云岫攻江陵城的时候一样,干这种活的人是不缺的。
王云岫虽然组织弩机和箭军和太子的弩机和箭军互射,但双方互有一定死伤之后,因为弩机箭矢的消耗,他似乎也并没有多少能够阻止太子这军队填河的手段。
大量的民夫只是用了两天时间,已经填出了两条三丈宽的通道,到了护城河的中央地带,照这个架势,再过两天,这两条通道就能直接接到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