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民潮(求月票!) (第1/2页)
刚刚结束的1912年对欧洲民众来说是精彩的一年,但对不少的德法民众来说,是绝对不愿意回忆的一年。
自1912年7月17日爆发世界大战到1913年,一共过去了四个半月的时间。
在这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动呢?
根据各国军事观察团的粗略统计,在过去的四个半月时间里,欧洲各国军队的累计伤亡高达300万人,平民伤亡高达150万人。
这场战争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1912年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因战争导致伤亡最多的一年。
根据统计,至少有35万法国士兵在战场上阵亡,至少有20万德国士兵,15万奥匈帝国士兵和30万俄国士兵阵亡,死亡士兵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人。
这样的伤亡规模是极其夸张的,要知道,这只是四个半月的数据。将其扩大到12个月,死亡数字有可能增加到近250万人。
死亡和伤亡是完全不同的,受伤的士兵在康复后还能继续参加战斗,死亡的士兵就只能被草草埋葬,代表着国家永远损失了这些人口。
按照目前欧洲各国的伤亡来看,除了俄国之外,大部分欧洲国家应当处于人口负增长阶段。
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带给参战国家的创伤也是短时间内难以磨灭的。
不过因为英国和西班牙没有加入这场战争的原因,这也导致欧洲整体的工业和经济还是在不断增长的。
不管是英国还是西班牙,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太多的好处。
到1913年年初,欧洲各国的总动员已经进行了大半。
法国的陆军人数达到了夸张的260万人,德国的陆军人数更是达到了350万人。俄国陆军也勉强超过了200万人,奥匈帝国陆军人数达到了120万人,塞尔维亚陆军人数30万人,保加利亚陆军人数20万人,黑山陆军人数15万人。
目前协约国和同盟国所拥有的陆军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人,而整个欧洲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国家,实际上也就只有几个列强而已。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这场战争的规模是极其巨大的,比利时和卢森堡已经灭国,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国家被迫卷入这场超级大战。
为了防止其他的国家因为这场大战获得太多的好处,卡洛示意西班牙政府联系英国,与英国签订和平贸易条约。
签订这份条约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联合英国包揽欧洲所有的进出口贸易,防止欧洲之外的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插手欧洲的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国家有很多,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崛起的国家也不是没有。
美国绝对是在世界大战中受益最大的国家,美国也成功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变成了世界霸主,这一点是不得不防备的。
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哪怕美国的工业和经济都处于顶尖,也无法让美国进入争霸的行列。
原因也很简单,美国在军事科技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美国工业崛起的很大原因是欧洲资本的投资,这也让美国欠下了巨额的外债,债主正是欧洲各国。
在一战爆发之前,美国给所有欧洲国家的印象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暴发户。
美国政府确实很有钱,但他们除了有钱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优点了。
此时的美国也就海军规模能说得过去,陆军只有可怜的数万人,根本不是列强级别的军事国家。
这也是欧洲各国压根不重视美国的原因,美国除了工业规模和经济规模是列强,其他方面更像是一个非列强国家。
让美国真正崛起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机会。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波及到了大半个欧洲,只有少数欧洲国家能够幸免。
这也导致许多躲避战乱的欧洲民众纷纷移民到了美国,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接收了大量的欧洲移民,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人口,也解决了国内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有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夹杂在这些平民当中,一起移民到了美国。
这也导致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美国的军事科技得以快速提升,这也是美国能够率先研发出原子弹的原因。
这些科学家的例子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爱因斯坦,费米,泰勒以及玻尔等等。
可以说,美国能够率先研发出原子弹,欧洲各国的人才援助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美国没有从欧洲获得大量的人才,别说率先研发出原子弹了,能够在军事科技方面追平欧洲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卡洛想要联合英国垄断欧洲的贸易,实际上也是防止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太多的好处。
英国和西班牙没有加入这场战争,也能通过自身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移民,尤其是那些科学家和技术移民,是西班牙大力拉拢的目标。
相较于让美国获得好处,卡洛更能接受让英国获得好处。
因为英国是欧洲的一员,对付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英国靠的就是海军,西班牙在无畏舰上已经反超了一回,后续在航空母舰上还有一次拉开差距的机会。
再加上西班牙已经率先研发出了飞机,未来的海军就算不能超过英国,和英国基本上也是处于同一水平的,并不用担心英国带来的威胁。
英国本土的威胁实在有限,英国人靠的也正是大量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和物资。
只要西班牙的海军和英国处于同一水平,西班牙就能威胁到英国的殖民地,从而大幅度降低英国本身的威胁。
但美国不同。美国距离西班牙实在太远,一旦让美国发展起来,西班牙想要对付美国并不容易。
而且美国光靠本土就具备极大的潜力,哪怕西班牙整合了葡萄牙和摩洛哥,在本土面积和发展潜力上也是远远比不过美国的。
因此,对于卡洛来说,如果有机会能够按照美国的发展,那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实施。
在那个红色帝国还没有诞生之前,美国就是西班牙最大的威胁。至于英国、德国这些,他们的威胁反而没有那么大。
德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之后会遭到很多削弱,削弱后的德国对西班牙来说就没有太大的威胁了。就算德国还能够如同历史上那样快速发展起来,他们仇恨的也是法国,与西班牙无关。
西班牙只需要在比利牛斯山脉两侧修建大量的军事堡垒,就能轻松地阻挡德国的入侵。
就算法国在二战中快速投降西班牙也不用担心,毕竟到时候德国会和那个红色帝国死磕起来,西班牙还有看戏的机会。
在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的选择基本上是一致的。两国政府都不愿意过早的干涉到战争当中,都想在战争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西班牙主要合作方是法国和俄国,英国的主要合作方则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西班牙偶尔也会向奥匈帝国出售物资,正如英国也会向法国出售物资那样。
毕竟赚钱嘛,不寒碜。至于同时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出售物资的行为会不会扰乱欧洲战场的局势,对于西班牙和英国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西班牙向奥匈帝国出售的军火和物资都是小规模的,为的也正是防止奥匈帝国将这些物资转让给德国,从而变相资敌。
英国向法国出售的物资也基本都是粮食或者医疗物资,很少会向法国出售军火,避免法国得到英国的军火援助之后,反而在火力方面占据了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