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五十五章九等户,设北院(二合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九等户,设北院(二合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九等户,设北院(二合一章) (第2/2页)

见张虞无别事吩咐,钟繇便趋步拜别。
  
  钟繇离开之后,张虞望着手上奏疏,眉头下意识微皱,他非常清楚三等九级税制的优劣。
  
  历史上,三等九级税制在北齐率先制定,转至隋朝时因杨坚篡位称帝之故,为了拉拢人心将九级省并为三级。李渊夺取天下后,恢复了三等九级制,并延续到开元年间,最终因安史之乱而遭遇大范围崩溃。然即便如此,中唐之后,乃至两税法也在使用三等九级制度征收赋税。
  
  五代十国期间,因兵戈动荡之故,九级省并为五级,宋朝便沿袭五级户制。并且金、元也沿袭差户征税,分化出三等九甲制。但元朝落后的制度,导致了差户制名存实亡。
  
  三等九级制度之所以被历朝历代所使用,与后世累进税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三等九级制不是没有问题,强大的中央及出色的官吏才能将复杂的税务机构运转起来。
  
  故自唐宋之后,元明清三朝的税务管理体系较前朝相比,出现制度性的退化及效率滞后。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将各税合并为一税,看似为官民减轻了负担,但实际上是明朝官吏的退化,无法运转起精密的税务体系。
  
  今得益于东汉重视儒学教育,地方氏族有家学传承,故基层官吏素质良好。唐能够运转起精密且复杂的税务体系。但运行归运行,如何让地方大族心甘情愿缴纳赋税,方才是关键之所在。
  
  张唐的上等户税比李唐的上等户税高多了,李唐差距不过八倍,而张唐如今税差达到二十五倍,但张虞依旧不满意。
  
  但若扩大税差,如钟繇所说,现在推广势必会让大族不满,需等待天下归一之时。然张虞却不愿意等那么久,毕竟赋税定下来,今后就不好再提高了。
  
  “陛下,贾诩在宫外求见!”
  
  “请!”
  
  “诺!”
  
  少许,贾诩趋步入殿。
  
  不待贾诩行礼,张虞便将奏疏递过去。
  
  “卿先品读一番!”
  
  “诺!”
  
  贾诩露出好奇之色,研读起税法新制。
  
  半响之后,贾诩恭敬问道:“不知陛下有何咨问?”
  
  张虞喝了口茶,不急不慢说道:“中、下二等户税,朕以为稳妥可行。然上等赋税,朕以为少,欲令上户出粮二百石。然……”
  
  随着张虞缓缓讲述其中问题,贾诩明白了张虞所忧之事。
  
  捋须而吟半响,贾诩略有所得,说道:“陛下之忧,臣已知之。臣虽非尚书台官吏,但却有浅薄之见,或能解陛下之忧!”
  
  “计出何来?”张虞振作精神,问道。
  
  “不知陛下可知朝三暮四之故事?”
  
  “朕略有耳闻!”
  
  朝三暮四出自于《庄子》,张虞不管前世今生皆知其中故事。
  
  贾诩笑容中透露出狡慧之色,说道:“三等九级之户制利于贫苦百姓,而不利于大户。故大王何不暂行三等七级之户制,上等三户暂合为一级,户税出粮二十石。时上上户无动于衷,上下户者忧愁,中国将难为乱。”
  
  “及平天下,陛下由七级分九级,上等有三户,各粮十石,二十石,一百石。彼时上上户则恼,上下户者喜,上中户不喜不悲。若有豪强欲叛,一郡之中应和者寥寥无几,再遣将征平,忧患消亡耳!”
  
  “不仅于此!”
  
  贾诩笑眯眯说道:“时天下承平,陛下可下令除边郡之外,内郡大族拆除坞堡,不准留有坞堡以据官府。如有不拆坞堡者,则以忤逆罪共论。时坞堡先拆,再收重税,将无人敢叛,最多有隐匿贼人作乱。”
  
  “彩!”
  
  贾诩的一番话,让张虞眼睛骤亮,不禁鼓掌喝彩!
  
  贾诩之策深刻洞察了人心占便宜的特性,二十石赋税对郡一级大族而言,他们其实愿意负担,更别说州一级望族,然对县一级大户却有些肉疼了。但因为县一级大户的怨念影响不了大局,故新税法能够推行。
  
  后续上上户需出粮一百石或两百石时,余者两级大户有了对比,心中怨念不仅会减少,反而会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追随大族叛乱,余者上户岂会愿行,毕竟那可是掉脑袋的事。
  
  而加重税之前,贾诩下令拆除坞堡的计策更是绝妙,无疑让大族失去反抗的本钱。
  
  坞堡的存在,对大族而言是根据地,战乱时对抗军阀、流寇的坚固基石。而对即将大一统的王朝而言,坞堡则是不受控制的存在,属于有割据反叛的基础,必须要拆除。
  
  隋唐大一统时期,因魏晋南北朝常年战乱,几乎遍地是坞堡,杨坚、李世民不断下令拆除坞堡,其态度与张虞态度相同,保留坞堡如同谋逆。
  
  “文和虽说不善文政,但却善读人心!”
  
  张虞大为满意,说道:“卿依照丞相奏疏草拟一封新疏,以朕之名义送于丞相,让他依照文和之意再议税制。”
  
  “遵命!”贾诩应道。
  
  税制有了新方案,张虞大为安心不少,问道:“华人既有九等户税,卿以为胡人需依此法征税否?”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华胡皆为陛下臣子,今华人将行新税制,胡人岂能不从之?”贾诩沉吟少许,说道:“但胡人剽悍,不事生产,多出牲畜。陛下欲征收胡人赋税,需由令深谙胡俗者制定户税。”
  
  “今徐州既已安定,让郦嵩回京主持此事!”
  
  张虞考虑一番,说道:“并诏北疆诸部首领谒京,共商胡人户税。”
  
  胡人势必无法依照汉人那样征收赋税,依靠游牧生活的胡人部落需要因地制宜征税,如以落、帐为单位,由头人与官吏一同征收;或是采取包税制,让头人承包赋税,每年向朝廷缴纳多少牛、羊,节省征收成本。
  
  具体选择哪一种赋税征收方式,需要地方与中央博弈。钟繇不熟悉胡俗,无法主持大会,故需要让熟悉胡俗之人主持并参会,如郦嵩、柯比、阎柔等人。
  
  “诺!”
  
  趁着赵咨拟诏之时,贾诩思考了下,说道:“陛下治下胡人众多,如陇右之羌、氐,代朔之鲜卑、乌桓,河西之匈奴、羌胡。及陛下统辽东,另有高句丽、三韩之胡。南又有南中、五溪、山越等蛮。胡人合众乃有上百万,故陛下欲治四夷,并收赋税,不知是否需专设一司官吏治理?或是由本地郡守管辖?”
  
  张虞负手踱步十余下,说道:“文和之言不无道理,胡人内依者众多,不同之地不同之胡,民风各有不同,人才进贡更无渠道。今欲令四夷归附,由郡守专治难,需由朝廷遣识民俗之人巡治之。”
  
  “昔如后汉专设护匈奴中郎将,又乌桓校尉、鲜卑中郎将等职以征讨胡人。而治归地方郡县,郡县长吏横征暴敛,迫害羌、氐之民,故有反叛之事。以旧事为鉴,需专设一司治之,主事者两千石。”
  
  中原王朝对四方蛮夷总有种优越感,常常让地方郡县长吏治理。而地方长吏治理时,不熟悉民风民俗常常会与之产生冲突。故张虞决意放下身段,正视地方胡人,由中央直属机构负责治理,以便强化四夷的向心力。
  
  顿了顿,张虞说道:“今仿尚书台设北院,由郦嵩兼任北院都督,俸禄两千石,负责四夷军、政、法、财诸事。而在北院为官者,需深谙胡俗夷风者。若制律法可以不与中原同,但如触犯唐律则以唐律治之。”
  
  “诺!”赵咨领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