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五十六章邦、道之制,重修律法

第二百五十六章邦、道之制,重修律法

第二百五十六章邦、道之制,重修律法 (第1/2页)

东汉的蛮夷问题与西汉时期相比,则是严重许多。
  
  至于为何?
  
  与东汉本身的中央制度有关,东汉废除西汉时期的典客,将其功能并入大鸿胪中,接受尚书台的督察,极大削弱了典客的话语权。
  
  而典客者,掌诸归义蛮夷,负责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因此典客话语权的削弱,代表地方上归义蛮夷、边陲部落与中央沟通之间成本加大。
  
  西汉时期,典客下辖行人、郡邸长丞、译官等职,向下与属国都尉联络。而属国都尉与蛮夷首领共治蛮人,下辖国、道二级,与郡县是平行治理单位。
  
  及至东汉时期,地方郡守权利加强,典客又被改制,道改县,属国都尉渐归太守差遣。
  
  除制度外,两汉差距大者,便是在胡人赋税征收上。西汉为了安抚蛮夷,不向蛮夷征收田租。东汉向内附蛮夷未有经济优待,并因蛮夷承担经济支出,而缺少上升途径,或是说向上反馈渠道,加之不恤胡俗的官吏粗暴治理,故常会爆发叛乱。因此东汉长期被蛮夷叛乱所困扰,乃至被百年羌乱拖垮经济。
  
  当然了,需要明确一点,西汉关于蛮夷的治理体系,绝大部分源自于秦朝。
  
  秦朝先以关西为基业,时霸于陇西,北吞义渠,南降巴蜀,故治下蛮夷诸部众多,随之拥有丰富的治理蛮夷经验。
  
  如九卿之一的典客专门对接地方部落,其中属邦为地方治理机构,长官称为邦候或邦守。在属邦之下辖道,道由各部首领自治,但文书行政与律法执行由中央官吏负责。
  
  故观辽国所谓的南北院制,本质与秦汉的邦、道之制有近似之处,依民风各依其制。华为华制,胡为胡制,并为了维稳牺牲些经济。
  
  魏晋时期爆发的五胡乱华,虽说是中原王朝内斗,方才让胡人入主中原。但从侧面来看,难掩汉胡之间的激烈矛盾,如大量胡人被贩卖为奴,中原王朝与边陲胡人部落之间依靠微弱的朝贡关系。内迁的羌、氐承担经济赋税,却又得不到相应的政治权利与发声渠道,矛盾至此便被埋下。
  
  充实关西,外迁胡人为固本之策,但不代表不团结胡人。蛮夷的效忠对大唐而言,其中蕴含巨大的利益。不单单是赋税上,更重要是提供低成本的兵源及大规模牲畜。
  
  因此出于以上种种考虑,北院设立对治理少数民族而言,纯粹有利而无弊。
  
  “陛下!”
  
  得到张虞设立北院的诏书,钟繇再次入宫面见,问道:“试问北院下辖几部几司?”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如诏令所言,北院制如尚书台,设北院都督,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来治理四夷。”
  
  “这~”
  
  钟繇面露迟疑,说道:“华民上千万,而胡众仅上百万。陛下设北院治胡人,如以典客治下,臣以为稳妥。若效尚书台治下,其中六部调迁官吏众多,大多数曹部无所事事,盖空废俸禄尔!”
  
  顿了顿,钟繇补充说道:“以繇之见,陛下何不削减部司,并虽以两千石为俸禄,但位次却次之。陛下为天子,汉胡皆为臣民,但于国家而言,汉为重,胡次之。”
  
  “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议民赋税,征调兵民,定其朝会,正其刑罚,控驭抚绥,以布国之威德,乃是其职也!”
  
  张虞先是深思少许,继而微微颔首,对钟繇的见解颇是认同。
  
  北院管辖胡人,而胡人不及华人之众,是故华人为干,胡人为枝。以此见之,北院的地位必然不及尚书台。今张虞强行抬高北院,设立六部曹,估计半数官吏不干活,容易造成冗官。
  
  “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张虞说道:“一国之重首在尚书台、枢密院,次之计司、四府,九卿、北院末之。故北院都督与九卿位列同,次于尚书令、计相。而院内设刑律、民政、柔远、典属等四曹,其中典属曹由礼部尚书兼任,掌册封、朝贡等事宜。”
  
  “刑律曹,掌制律、刑事、复议等事;民政曹,掌户籍、赋税、兵丁之事;柔远曹,掌督察、巡抚、升迁等事。在北院之下,效秦汉旧制,设道、邦二级,与部落君长共治之。”
  
  说着,张虞看向钟繇,说道:“君为丞相,当录北院事,与北院都督郦嵩共理诸事。”
  
  相比之前的六部,修改为四曹,放弃无用的工部,将余者几部合并,更贴合治理蛮夷的需求。而钟繇为丞相,北院理应归由其领导,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臣领诏令!”
  
  钟繇施礼而拜,问道:“陛下诏枢密院诸卿军议,不知今可有方略?”
  
  自张虞称帝,枢密院受张虞诏令,商讨一统中国的路线。而今荀攸、贾诩、郭图、田丰等人意见各有不同,大体能分为两派。
  
  其一,贾诩、田丰等人以为张虞应当先打巴蜀,再顺流直下统一吴楚;其二,荀攸、郭图等人希望张虞先征吴楚,之后传檄降服巴蜀。而双方因无法说服对方,最终战略陷入僵局中。
  
  见钟繇提及,张虞问道:“卿有何不同之见?”
  
  钟繇说道:“征蜀或伐吴,于我大唐而言,各有利弊。先征蜀是为稳重之策,先伐吴是先难后易之策。仆以为陛下一统之势难挡,如陛下欲在两年内一统天下,可先伐吴楚。吴楚下,巴蜀不战自降;先征蜀,巴蜀归降,而曹操难降。”
  
  张虞蹙眉微思,说道:“丞相之见不无道理,但今岁先以国家为先。朕暂无用兵之念,可让枢密院诸卿商讨。”
  
  见张虞暂无明确意见,钟繇说道:“陛下,孙权使者已至汉中,今欲庆贺陛下称帝。故陛下欲知孙权态度,不如先接见使者,遣人仔细探问。如孙氏有归降之意,陛下不妨先征吴楚,以免巴蜀再遭兵戈所害。”
  
  “可!”
  
  张虞吩咐道:“让人好生招待使者。”
  
  “诺!”
  
  “郦嵩本为徐州刺史,然今被征调归京,不知陛下欲选何人出任刺史?”钟繇再问道。
  
  “卿有何人选?”
  
  钟繇沉吟少许,说道:“河间郡守贾衢、巨鹿太守辛毗二人择一可任徐州刺史,如贾衢其人,先从军,再转郡守,文武皆通。而徐州之广陵在淮南,其任徐州刺史,或能辅佐大将军讨贼。”
  
  “巨鹿太守辛毗,自陛下据太原郡始,便为陛下效力,先后转任太守。粗知兵事,盖有谋略,出任徐州刺史,可为大将军分忧。”
  
  张虞说道:“朕闻满宠先讨黄巾余孽,再征海岛贼豪,前后得民两三万户,今海滨诸郡已平,可招其归国。满、郦二将归国,二州刺史皆是空缺。故青州刺史可由辛毗出任,徐州刺史由贾衢出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