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暮汉昭唐 > 第三百四十章洞察

第三百四十章洞察

第三百四十章洞察 (第2/2页)

“据曹济言,张辽深信不已,但却说水寨狭窄,舟船不便再进。故先让我至北岸,弃舟上岸,等候步骑接应。”曹休说道。
  
  曹操揉着太阳穴,说道:“张辽怎如此谨慎?宁可让降人舍舟,亦要护水寨安全。”
  
  周瑜脸色不太好看,他千辛万苦找到破敌之策,今竟被化解于无形之中,心中顿生抑郁之情,堵在胸口不得出。
  
  其实若是寻常将领在大优势下,难免会产生自满心态。周瑜利用自满心理,说不准能破敌成功,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但谁能料到张虞来自后世,晓得历史上诸多南征的案例,如失败的赤壁、淝水二役,及成功的晋灭吴,隋灭陈二役。
  
  因此,为避免因失误兵败,张虞毫不厌倦的重复,将注意事项告知大将或从军谋士,今下终于派上用场。若周瑜晓得他计策被千里之外的张虞猜中,不知会作何感想?
  
  “丞相,那休是否要履行约定,率兵渡江投唐?”曹休问道。
  
  “你今若渡江北投,必如唐人之意,诈降之事暂时不提。”曹操问道:“公瑾以为何如?”
  
  周瑜无奈点头,说道:“弃舟上岸,火船计难成,今依丞相吩咐。”
  
  “诺!”
  
  既然诈降计不成,曹休再投靠唐军的话,大概率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公瑾,除诈降火攻计外,不知还有何破敌方略?”曹操问道。
  
  周瑜拧眉久思,说道:“张辽闭门不出,无非欲待益州兵马破夷道,以便席卷南楚,故为今之计,唯有指望曹仁将军击破文聘。如能破文聘,疏通前往夷道城,便能击退益州兵马。上游之敌消退,张辽不能久持,必率兵败走!”
  
  张辽闭门不战的情况下,为解眼下困局之难,周瑜不得不指望曹仁能统兵击败文聘,再解除夷道之围,或是说顺江与曹操兵马汇合。
  
  可是曹仁是否有破敌之能,周瑜需要打个问号。毕竟文聘非无谋之将,他驻守险要不战,目的就是卡住曹仁西援夷道之举。
  
  “那今只得命曹仁出兵了?”曹操环顾众人,迟疑道。
  
  曹操作为君上,岂会不知曹仁能力?
  
  眼下曹操隐隐后悔自己安排,没有让军略天赋出众的周瑜统领荆州水师,而是让曹仁统领水师。假使周瑜统兵,或许形势会比今下更好些。
  
  鲁肃、刘晔暂无对策,无法回答曹操问题。
  
  因担忧军事,曹操转而问道:“淮南情况何如?”
  
  “淮南情况不容乐观!”
  
  鲁肃整理思绪,说道:“唐军知丞相兵马西进,遂大举用兵。如郦嵩围寿春,却让赵云深入合肥;徐晃重围淮阴,断广陵北上与之道路。寿春、淮阴二城若破,唐军兵锋便抵江北。”
  
  “故以肃之见,受围之城,无兵为援,久必被破。丞相若不能退荆州之兵,则淮南恐莫能久守。而淮南失守,东南形势骤变,则必危及荆州形势。”
  
  曹操心有主意,沉吟半响,说道:“让曹仁用兵谨慎些,莫要中敌诡计。”
  
  “诺!”
  
  今时曹操又后悔听周瑜的意见,没有选择先北破郦嵩。可荆楚疆域之广袤,岂是几万兵马能守?若无他与张辽对峙,让张辽杀入荆州中,莫说周瑜了,估计连韩信都无计可施。
  
  顿了顿,曹操忽有念头,问道:“今荆州难守,若聚荆州之众撤至柴桑何如?”
  
  “不妥!”
  
  见曹操心生退缩之念,鲁肃阻止说道:“夷道为国之西陲,今夷道尚在,荆州诸郡便存。丞相若放荆州,舍百万之民于贼。贼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能至柴桑,时有安危之机,迟早必亡于唐。”
  
  “荆州失,则东南危。今胜负未分,丞相不如静心与之对峙!”
  
  “孤一时头昏,劳子敬指正。”
  
  曹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说了何等愚蠢的话。他本想与曹仁合军,以便重兵击唐军。但却忘了荆州若被放弃,那么唐军东征之势将无法扼制,区区柴桑怎能挡住源源不断的唐军兵马?
  
  见曹操忧心忡忡,差点干出糊涂事,周瑜暗叹了声。
  
  往昔他自视甚高,以为凭他能力能扭转天下大局,让天下保持分裂。而从今形势来看,自己太天真了,今下之役胜少而败多,只能希望唐军失误用兵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