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第2/2页)
这是最朴素的军人想法,干脆,直接,有效。
“不。”
没想到,皇帝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竟露出了可惜的神情。
“朕倒是真希望他们的骨头能再硬上那么一点点。最好能联络整个南直隶的士绅,举起什么清君侧、诛奸佞的旗号,一路从松江杀到应天府,杀穿整个南直隶!”
“?!”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秦良玉的心上!
她猛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露出了此生都未曾有过的,目瞪口呆的表情。
这……这是什么话?!
她彻底颠覆了她的认知!
她以为皇帝杀人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达成征收钱粮,推行新政的目的。
这无可厚非。
却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希望杀更多的人?
甚至希望他们主动造反,然后让自己杀个血流成河?
这…这已经不是酷烈了,这简直是……暴君之言啊!
秦良玉张口结舌,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是该劝谏,还是该附和?
她的大脑,已经完全陷入了停滞。
朱由检看着她那副震惊到无以复加的表情,似乎很是满意。
他缓缓地走回御案之后,重新坐下,双手交错,置于案上。
皇帝的眼神,平静,深邃,却又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如同阎王般的冰冷。
他一字一句说出了,他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寻找到的存续之道——
“因为,讲道理,有些人.是记不住的。”
“仁慈,也是记不住的。”
皇帝的目光穿透了秦良玉,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无数次因为仁慈与讲道理而导致的,王朝的覆灭与轮回。
“只有铁与血,乃至痛苦和死亡,才能让人记忆深刻!”
“只有痛彻心扉,才能让人大彻大悟!”
“只有让他们亲眼看见并感受到抗拒天威的代价究竟是何等的惨烈与绝望,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真正的臣服!”
秦良玉浑身一颤,只觉得连手指头都在颤抖。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透着血腥,每一个词都带着疯狂!
乍一听,分明是桀纣之君才能说出的暴戾之言!
可当秦良玉试图用自己一生所学的儒家经典、圣人之道去反驳时,却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因为,这看似歪理邪说,却又是如此的……真理无比!
她戎马一生,见过的背叛与反复何其之多!
那些前一刻还在赌咒发誓效忠朝廷的土司,下一刻就可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举起反旗。
唯有在官军的屠刀之下,在被彻底打残、打怕,血流成河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懂得什么叫敬畏。
皇帝所言,不过是将这个道理从边疆蛮夷的身上,放大到了整个大明的士绅阶层!
看着秦良玉那副震撼、挣扎却又不得不认同的复杂神情,朱由检嘴角的冷意更甚。
他缓缓靠在龙椅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深的疲惫与厌倦,继续说道:
“老将军,你以为朕天生就喜欢杀人吗?朕也想当一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仁君,可惜……他们不给朕这个机会!”
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怒火与嘲弄:
“这帮家伙,朕每次与他们讲国策、论大局,都是如此——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
这段一气呵成节奏极快的斥责,像是一连串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整个大明官僚士绅集团的脸上!
秦良玉听得是瞠目结舌,却又觉得每一个字都精准到了骨子里,简直是入木三分!
朱由检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郁结都吐出去,他摊开双手,眼神中的冰冷重新化为锋锐的杀机:
“既然好言相劝,他们当成耳旁风。那…朕就只能用刀剑去跟他们聊一聊了!”
秦良玉闻言,紧绷的身体终于松弛了下来,她缓缓地垂下头,嘴角泛起一抹苦涩而又认同的笑意。
确实如此!
那些盘根错节,早已被利益喂饱了的官绅们,圣贤书读得越多,心眼就越多,算盘就打得越精!
跟他们讲国家大义,无异于对牛弹琴。
唯有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才是他们最为清醒,最能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
想通了这一切,秦良玉心中再无半分疑虑。
眼前的年轻皇帝并非是单纯的嗜杀暴君,而是一位被逼到绝路,不得不以雷霆万钧之势,以万千人头为代价,为这个病入膏肓的帝国刮骨疗毒的孤勇雄主!
她对着御座之上的年轻皇帝,以前所未有的恭敬与虔诚深深一拜,五体投地。
“陛下圣明!老臣……彻底明白了您的苦心!”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既是震撼,也是愧疚,更是恍然大悟后的坚定,“请陛下吩咐,接下来有任何需要老臣与白杆兵去做的,万死不辞!”
朱由检看着拜伏于地的老将军,脸上冰冷的线条终于柔和了一丝。
站起身来,上前两步,朱由检亲自将秦良玉搀扶起来,沉声道:“老将军言重了。”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了这位老将一眼,眼神中的信任与期许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随后,他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平和:
“好了。老将军您一路风尘仆仆,想必也乏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臣,遵旨!”
秦良玉重重地点头,眼神中再无半分犹疑,说罢,她再次躬身一礼,才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退出了这间让她心神受到巨大冲击的书房。
而她没有看到的是,房间之内,皇帝再次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地图前。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眼神之中那狠厉至极的凶光,比之前任何一刻,都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