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根基 第三章 寒春 (第2/2页)
随后,他们又于房陵县以西三十里处,一处名为‘黑石沟’的山谷中,发现了大量散落的黑色石块,质地较软,染手乌黑。裴谦拾起一块,心中了然此乃石炭(煤),却对傅肜及众人道:“此物名为石炭,燃之虽烈,然其性猛毒,所含硫煞之气若入铁中,则铁质脆劣,不堪锻造神兵利器。眼下暂且无法用于冶铁,然其燃力惊人,可先开采囤积,眼下无法用于冶铁,需待我想法除去其毒性,方有大用。”此沟位置虽稍僻,但有一条山溪流出,可资利用。
裴谦心中一边盘算,一边随口对跟在身后的傅肜念叨:“选定矿场,需近矿源,减少掘运之耗;须近水源,不仅为匠人饮用,亦可用于此后的“水力鼓风”或洗选矿石;地势需相对平缓,便于堆积矿石、搭建工棚、安置匠户;通行须尽可能便利,以便将矿石、薪炭运往冶炼之所。”
傅肜一副受教的模样,脸上满是叹服与些许自惭之色,拱手感慨道:“将军学识之广博,真乃末将生平仅见。不仅深通军略,竟连这寻矿探脉、工造营造之事也如此精通,所言所论,皆鞭辟入里,令末将茅塞顿开,实在…实在汗颜。”
裴谦闻言,却是轻轻摆手,神色温和却认真地看着他道:“公节,与你言说这些,非是要在你面前炫耀。正是因为你年富力强,做事胆大却又不失细心,是能托付重任、独当一面的人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更需多方历练,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故而,这些看似繁杂的工造之事,你也要多留心,多学习,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将来这房陵的防务与根基,终究要靠你们来支撑。”
傅肜听罢,心中那点窘迫顿时化为一股暖流与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再次郑重抱拳,声音恳切:“末将愚钝,得将军如此看重与指点,实乃大幸!将军之言,肜必铭记于心,定当勤勉学习,不负将军厚望!”
勘定已毕,裴谦心中已有成算。他指着沮水畔那处铁矿点对傅肜道:“此处,命人开设矿场,就地采掘矿石,初步拣选破碎后,经沮水支流用小船或筏子运出。”接着,他又指向地图上一处位于房陵与黑石沟之间、且临近一条水量丰沛河流的缓坡地:“此地,距矿源路程相当,水路亦可通达,地势开阔,水源充足。便在此处,兴建冶坊与锻造工坊!将采出之铁矿石汇集于此。起建竖炉,需选用上好的硬木炭煅烧,在此处炼出生铁水,再炒炼成钢,最终锻打成甲片兵刃。如此,自矿石至刀甲,可成一系!”
说完皱了皱眉道:“干脆趁热打铁,同行匠人中可有精于竖炉修造的,你且去问问”。
傅肜办事利落,不多时,便引了两位战战兢兢的老匠户来到裴谦面前。两人皆是满面风霜,躬身垂首,不敢直视。
“将军,人带来了。”傅肜侧身介绍道,“这个是张瓮,早年垒过窑,烧过砖;旁边这个是李旺,在官营坊里摆弄过几年竖炉。”
裴谦看得出两人的紧张,他语气放缓,显得较为平和,问道:“筑造炼铁之竖炉,你二人可有把握?需能化铁为水方为上品。”
那张瓮抢着回答:“回将军话!砌炉子,小人晓得!跟垒窑差不多,留好风口,糊结实了,别塌了就成!使出烧窑的劲头,必把矿石烧透!”
旁边的李旺闻言,忍不住低声嘟囔:“差得远哩…烧砖见个亮白就成,那火头化不动铁石。要铁水‘流珠’,非得栎炭烧到‘炉火纯青’,鼓风的劲道差着老大一截…”
张瓮被当面戳破,脸涨得通红,却不敢大声反驳,只讷讷道:“小…小人那窑,用上好薪炭,火旺得很…”
“旺个屁!”李旺一时忘了场合,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赶紧缩了下脖子,“上回…上回也不知是谁,说能打把好柴刀,结果一炉下去,炼出个铁疙瘩,砍柴不如石头好使!”
裴谦心中暗笑,却不评判二人争执,反而顺着李旺的话问道:“既知鼓风与火候紧要,依你之见,如今这竖炉,风气可能直灌炉心?热力可曾散失?”
李旺一愣,仔细想了想,老实回答:“将军明鉴…风从旁入,多是掠过炉膛,确难…难透核心。炉子烧得久了,四壁烫手,热力确是散了不少,白白浪费了许多好炭火。”
“嗯。”裴谦点头,仿佛只是闲聊般提出设想:“那我若有一法,或许可解此弊。譬如,将风口并非直对炉膛,而是斜向下插入,令其力道直冲炉底炭火之上三寸之处,搅动焰心,是否更能让风气吃透料层,逼出更高热力?”
李旺本是行家,稍一思索,眼睛猛地睁大,激动地忘了礼节,猛地比划起来:“妙…妙啊!风气向下钻,直捣黄龙,可不就逼着火烧得更透!小人怎就没想到!”
裴谦微微一笑,继续道:“此其一。其二,炉壁烫手,热力白散于空中,甚是可惜。我尝闻‘热汤需盖钵’,若以泥坯环绕炉身,砌一夹层,将鼓入之风先行引入此夹层之道盘旋预热,再送入炉内…如此,岂非既保了炉温,又得了热风,省了炭火?”
这一次,连一旁琢磨砌筑的张瓮都听呆了,张着嘴喃喃道:“让…让风顺着热炉子走一遭再进去?这…这法子…神了!”他本能地觉得,这法子能省下无数昂贵的好炭。
裴谦看着两位陷入震惊与思索的老匠人,知道火候已到,便淡然下令:“既如此,便由你二人合力,依此思路试造新炉。张瓮,你负责砌筑,尤其那夹层与斜风道的营造,务必精准;李旺,你掌总火候,试试这热风与斜吹之法。所需人手物料,皆报与傅郡尉。此事若成,你二人便是首功,必有重赏。”
此刻,在这两位老匠人眼中,裴谦的形象已变得深不可测。他并非只是下达命令的将军,而是真正点石成金的“神工”!两人激动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再是出于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敬服:“小人……小人遵命!定造出好炉,不负将军指点!”
傅肜在一侧旁观,闻言也是精神大振,恨不得立刻调拨人手物资,马上开始这“军管工坊”的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