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总结归纳 (第2/2页)
活下去的可能性,足以让淳朴的华夏民众,忍下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公。
只要还有活路,就没什么是不可忍耐的。
唯一不可忍耐的,唯一能让淳朴的底层民众,生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念头的,便是没有活路。
反正横竖都是个死!
还不如拼一把!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啥也不做,肯定会饿死,揭竿造反,大概率被杀死;
都是死,后者好歹还有点渺茫的生存可能。
哪怕自己死了,也总有机会能为后世子孙,谋求一条希望渺茫的生存之道!
这,便是封建王朝末年,底层民众决心起义,推翻腐朽王朝的根本思维逻辑。
后世也有类似的戏谈,说一个穿越者,若是能在乱世,得到系统提供无限量的咸菜和白米饭,最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答案是,他将收获数之不尽,且源源不断的死士!
因为乱世,多发生于王朝末年。
之所以会出现‘乱世’,王朝之所以会来到‘末年’,就是因为老百姓活不下去,没东西吃。
在这种时候,能让老百姓吃饱饭——甚至仅仅只是吃上饭的人,便会被默认为救世主。
如此说来,逻辑就非常简单了。
——一个封建王朝,只要能确保大部分人饿不死,就不会沦落到‘王朝末年’;
哪怕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濒危’,即濒临灭亡,只要底层民众还饿不死,那就还有得救,事态就还有机会得到控制!
而在这套逻辑下,刘荣搞出来的粮食官营,恒定粮价,可谓是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最大限度规避了底层民众,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没得吃,没活路,从而‘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可能性。
有了刘荣这一手粮食官营、粮价恒定,便等同于汉家在理论上,不再有农民起义覆灭王朝的可能性。
之所以是理论上,则是因为这粮食官营、粮价恒定,终归是朝堂中央定下的规矩。
有人立规矩,自然就有人坏规矩。
如果有一天,汉家出个被儒家洗坏脑子的皇帝,被儒家‘不可与民争利’之类的话语所蛊惑,取消粮食官营、粮价恒定,那汉家该灭亡照样得灭亡,底层民众该揭竿也照样要造反。
但这,就不是刘荣所能控制的事了。
——制度层面,刘荣已经为汉家提供了理论上,不因农民起义而灭亡的基础。
若未来,真有傻缺子孙自废武功,那也只能说是命数如此。
总结而言,刘荣在掌汉家大权,太子监国的头一年,在自己的漫长政治生涯当中,所做出的第一个成就,便为汉家确立了长治久安、海内升平的现实基础。
单就是这一项成就,单就这一件事,功劳便几乎不亚于先孝景皇帝,在整个皇帝生涯当中取得的成就。
——不单是不亚于这个位面上,只在位六年的先孝景皇帝,也同样不亚于历史上,在位足足十七年的汉景帝!
随后,刘荣太子监国的第二年、第三年,则相对平稳了些。
一来,是那两年时间,刘荣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政权交接前的维稳,以及自身权威、地位的确立之上。
二来,也是因为当时,刘荣终归只是监国太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汉天子。
彼时,顶在刘荣头上的,不止有一个先孝景皇帝,还有一个祖母辈的窦老太后。
作为监国太子,在先帝面前都不敢扎刺的刘荣,更别提在窦老太后面前,掌握多少话语权了。
这么说下来,掌权的头三年,刘荣主要的成就,便是粮食官营、粮价恒定,以及确保政权平稳交接,甚至堪称无缝衔接了。
而后,便是刘荣掌权的第四年,也就是刘荣元年。
那一年的事,无需赘述。
——首先,刘荣在汉家疑似主少国疑的彼时,通过相对成熟的政治手腕,扛过了那一段微妙的时间节点,并在最大限度确保威仪不受损的前提下,平稳挨到了加冠亲政的那一天。
加冠亲政后,刘荣顶着祖母辈的窦老太后,以及定时炸弹性质的栗太后,最大限度确保了朝堂内外,在先帝驾崩,政权交接后的安稳。
在之后,便是匈奴人入侵北地一线,刘荣则以一场汉匈朝那之战作为回应,拿下了自有汉以来,汉家第一次北方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将匈奴人的马蹄,完全阻挡在了国门之外。
自那以后,刘荣的掌权之路便畅通无阻,再也不受任何人、任何事所影响了。
刘荣花费五年的时间,在汉家内部,完成了官僚体制改革、贪腐之风整肃,以及以科举制度,作为官僚体系流动性保障的成就。
与此同时,底层百姓、民众,也仍旧在文景之治的浩浩大势下,继续过着三年一免税,五年一发钱,三天两头赐爵的好日子。
于外,短短五年时间,汉家相继在朝那之战、河套-马邑之战以及高阙之战——连续三场对外战争,就完成了汉匈双方战略格局的调换!
朝那之战,证明了汉家有自保的能力,有能力将匈奴人完全挡在国门之外;
河套-马邑之战,在为汉家夺下河套这个天赐养马地的同时,也证明了汉家除了依凭城池龟缩方式,也同样具备主动出击的战略进攻能力。
而高阙之战,更是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明明白白的摆在了长城内外,汉匈双方民众的面前。
——攻守之势易也!
——接下来,轮到汉家的战略进攻回合了!
这么一桩桩,一件件数下来,刘荣惊讶的发现:自己文治武功、内政外交,对外战略等各方面的成就,就算暂时无法和太宗孝文皇帝碰瓷,实则却也已相差无多;
换做其他的土著皇帝,单就是刘荣这过往八年的成就,给他们当做毕生成绩,也足以让他们成为毋庸置疑的明君雄主!
但刘荣很清楚:作为穿越者,自己做的这些——自己过去八年所做的一切,都还远远不够。
退一万步说:就算未来数十年,刘荣不再取得新的成就,也至少要把过去八年的胜利果实守护住、巩固好,才能算勉强合格。
如若不然,搞出个龙头蛇尾,晚年昏聩的皇帝生涯,那刘荣就要变成又一个汉武大帝,亦或是唐玄宗了。